今天是第26个国际残疾人日。昨天,在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复旦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上,与会者热议,如何让更多残疾人参与、共享社会的进步,让更多残疾人有温度、有尊严地生活。
“残而不障”是残疾人事业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吕军教授致力于推广实施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这项技术在我国的普及。他在论坛上提出,“通过对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的早发现、早干预,我们做到了‘十聋九不哑’———由于听力的补偿、重建,这些原本听力障碍的孩子获得了听力,由此减少了甚至消除了他们的生活障碍。”这项研究让她认识到很多残疾其实可以做到“残而不障”。
吕军等学者还认识到,“残而不障”,光靠技术进步还不够。“从最早关注一个个技术如何改善某类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到后来我们发觉这还不够,需要系统支撑和研究跟进。”
明年中国残联将迎来“而立之年”,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制度建设上,“两项补贴”尤具开创性。2015年,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国务院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目前“两项补贴”已覆盖我国。
如同一名学者所说,残疾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风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残疾人,中国有超过8000万残疾人,如何让残疾人既感受到社会温度,又能通过自主拼搏实现价值,需要全社会关注与制度支撑,也需要观念更新。
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出席论坛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