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的美术馆在云间、水间、街巷间———环球金融中心29楼藏着云间美术馆,“云间”二字象征着这家美术馆的物理高度,也象征着它所崇尚的“穷高极远、海纳百川”艺术高度;青浦朱家角有座全华水彩艺术馆,水彩这一以水为媒的艺术形式恰与水乡形成精神上的高度契合;西藏北路一幢临街的居民楼里,隐匿着以俄罗斯艺术大师姓氏命名的梅尔尼科夫美术馆,以俄罗斯绘画为核心的各类专题展令人眼前一亮。
不断拓展的公共艺术空间,升腾着城市美的浓度、文化的活力。一份新鲜出炉的统计表明,过去五年间,申城美术馆数量从34家上升到78家,增加了130%,累计举办各类展览2024项,吸引观众2230余万人次。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标式大型美术馆,还有很多小而精的特色美术馆于中心城区星罗棋布,甚至覆盖部分远郊地区,它们共同丰富着人们身边美的“色阶”。闲暇时间走进美术馆,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方式。在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看来,上海的美术馆事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一方面与这座城市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明晰目标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呼应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尤其是艺术审美需求。
转角遇见美术馆,看展渐成市民休闲方式
今年前三季度,沪上美术馆共举办展览483项,教育活动1588场,观众达352万。红色的“东方之冠”中华艺术宫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堪称火热,平均每天吸引高达七八千人次观展,难却公众盛情,主办方决定将展期延长三个月;有着洞穴般另类外表的喜玛拉雅美术馆里,“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开展头三天观展人次已近万,等候入场的人们从三楼美术馆门口蜿蜒至一楼的广场。
在上海这座城市,看艺术展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休闲方式。“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我的一个梦———草间弥生个展”、“雨屋”装置艺术展、“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等等,都是最近两三年人们身边的“爆款”艺术展。从欧洲游学归来的岳小姐发现,“无论什么时间,都能在遍布上海的大小美术馆找到喜爱的展览和活动。”
近几年,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艺仓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等一大批美术馆的改建、新建,正细密织就着这座城市完备的美术馆体系与浓郁的美育氛围。单单最近两三个月,上海的美术馆版图上又多了这些名字,并且各有记忆点———9月,昊美术馆(上海馆)和青渚美术馆相继亮相,前者位于张江科学城,每天开放至晚上10点,成为申城首家夜间美术馆,后者位于青浦区,首展便是中国美协主办的“201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上周末,坐落于七宝的宝龙美术馆启幕,2.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个大小展厅的体量令人惊艳;下个月,申城还将迎来融合书店与美术馆形态的明珠美术馆。
“上海观众最爱周六看展览”,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根据大数据分析说。于是,“每到周六这一天,我常常看到精心打扮过一番的观众走进展厅,静静欣赏艺术作品,而他们自己,也成为美术馆里一道养眼的风景。”甘智漪认为,逛美术馆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
美术馆与大众之间,呼唤更为深层的连接
长期致力于美术馆行业研究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告诉记者,“美术馆潜移默化提亮着城市文化的底色,甚至能够激活城市文化的再生。”
近几年,上海将城市定位对标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城市展开调研。其中针对美术馆,两组数据对比耐人寻味:美术馆总量方面,上海相比伦敦、巴黎、东京、纽约不相上下,美术馆硬实力提升明显,具备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不过,在美术馆的人均访问量方面,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由此引出的思考值得关注:数量如此之多的美术馆如何从物理的存在中跳出来,与大众建立起深层的连接。这可谓未来上海美术馆发展的关键。
“在我们所处的城市,缺少的不是填充艺术空间的展览,而是能够以一定的价值观提供公共文化引领的展览。”李磊指出。对此,他认为美术馆需要改变观念,具备把展览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美术馆提供给大众的应当不局限于难忘的观展体验,更包括超越视觉本身的体验,调动起身心的互动,唤醒美的思考、创造的灵感。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相当活跃的申城美术馆生态其实正在促使美术馆之于大众的功能发生微妙变化。马琳看到,“如今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到美术馆,不仅仅是来学习、汲取知识的,他们喜欢与亲朋好友聚在这样的空间里,看展览,听讲座,读书,逛衍生品商店,欣赏音乐会,喝咖啡……彼此分享、交流,享受着轻松与愉悦。”在她看来,受到大众需求驱动的美术馆大有可为,能够以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变身都市文化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