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景观酒店“海鸥舫”预计一个月后全部拆除,黄浦江东岸21公里岸线将清除一个阻隔点。 图/CFP
在寸土寸金的浦东新区小陆家嘴区域,占地5130平方米的江景餐厅“海鸥舫”正抓紧拆除,而未来的浦东美术馆就将选址在东方明珠和国际会议中心的边上。
正对着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海鸥舫”建成运营了十年多,但这座大型建筑既隔断了南北滨江的交通和公共空间,也造成了视线上的阻隔和功能的局限,成为小陆家嘴东方路至杨浦大桥滨江岸线的“堵点”。“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下定决心,要打通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间21公里长的岸线,将陆家嘴、世博园区、前滩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构成一条黄浦江东岸的文化集聚带。记者获悉,“海鸥舫”预计一个月后将全部拆完。
整体规划岸线公共空间
对标纽约、伦敦和巴黎等世界性滨水城市,岸线的公共空间都设计建设了便捷通达、景观优美、功能复合的滨江道路,成为一座城市中时尚的休闲生活场所,具备文化、旅游、休闲、体育和生态等复合功能。然而,过去由于浦东对滨江岸线的开发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也没有把滨江岸线当作一个独立的城市形态、城市区域来统筹考虑,导致每一单元的滨江岸线在与腹地、周边岸线之间,容易出现断裂化、碎片化或是功能的单一化、同质化。
在业内专家看来,当初点对点的开发模式,忽视区域开发的整体性,也缺乏相互之间联动。眼下,杨浦大桥和徐浦大桥之间浦江东岸滨江的公共开放空间依然没有贯通,三大滨江区域——陆家嘴、世博园区、前滩,犹如散落在岸边的珍珠无法串连成线。
记者了解到,在杨浦大桥以南区段到徐浦大桥下三林楔形绿地已建成的滨江沿线中,共有五处轮渡码头和商业等设施阻隔断点、四处自然断点,以及若干管理阻隔点。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早日贯通滨江岸线,以此为“轴”实现岸线与腹地间、不同区段岸线间的紧密联动和错位发展,推动滨江岸线功能的优化升级,有效聚集高端文化要素,是建设“浦东滨江国际文化集聚带”的关键。
打通“两桥”间滨江段
经过今年第三季度末的两次调研后,浦东新区此次下定决心,要打通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间21.5公里的滨江段。“研究打通过程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十三五’送给浦东人民的礼物。”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说,将滨江岸线打通后,可以提升浦东商务环境水平,提升浦东市民生活品质,发挥浦东旅游资源优势,对浦东来说意义多元。
以陆家嘴区域的滨江岸线来说,经过持续不断的公共绿化改造和国际多元餐饮文化的导入,这里的滨江大道如今已经是一个三层防汛墙高低错落、具有纵深感的滨江公园,成为吸引周边白领、市民、游人驻足、休闲的好去处。但整条陆家嘴滨江岸线并没有建成南北贯通的、宽度在50米至200米的沿江绿带;而北滨江大道的其昌栈渡口还需要绕道而行。要逐一打通滨江的“堵点”,陆家嘴的任务颇为艰巨。除了“海鸥舫”外,这里还有多处商业设施区域也将进行改造,释放更多公共空间。
沈晓明之前也曾公开表示,将把一些文化设施项目放在浦东滨江,“浦东美术馆的选址就在东方明珠和国际会议中心的边上。这里是小陆家嘴地区价值最高的一块地,尽管想要这块地的开发商很多,但我们决定多少钱都不卖,要留下来给浦东的老百姓建个美术馆。”
根据规划,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间浦江东岸滨江段的贯通工程将在2017年底基本完成。浦东还将以此为契机,积累岸线整治的相关经验,复制推广到川杨河、大治河、张家浜等浦东区域内的河道整治过程中。“十三五”后期,还将适时启动杨浦大桥以北至高桥20公里滨江岸线的贯通改造,从而实现市民能沿黄浦江奔跑着去看长江的愿望。
文化新地标集聚浦江东岸
“在进行进一步规划时,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表示,做减法,就是要减少围墙、隔离、断点,减少对绿化有影响、对道路贯通有影响的建筑,减少过度的商业设施;做加法,则是要增加功能,景观步道可以兼具休闲与跑步的功能,滨江段每隔一定距离要有体现自身特色且具有吸引力的项目,如此多元复杂才能有活力,“未来,黄浦江东岸将打造成为文化集聚轴、生态景观轴、运动休闲轴以及产业发展轴。”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建设,上海船厂地区、陆家嘴南北滨江、东昌滨江绿地、老白渡滨江绿地、世博园区滨江绿地(白莲泾公园、世博公园、后滩公园)等部分重点区段长约9公里的滨江岸线基本贯通,由原先的工厂、仓储和码头,逐步向绿地公园、亲水岸线、新地标建筑和高品质的公共活动空间转换。
黄浦江东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18年底,通过特色主题演绎和文化项目建设,利用沿江原有的煤炭码头、粮仓、船坞等一些工业时代遗存的改造,初步形成功能各异的七个区段,“我们将统筹协调岸线众多的开发主体形成合力,使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新地标在浦江东岸集聚,沿线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服务配套、功能特色、文化内涵、人气与活力实现质的飞跃。”
文汇报记者 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