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节气的谚语大学问
由古至今,关于节气的谚语可谓数不胜数。虽然不可尽信,但这口口相传的老话里还是大有学问的。
比如“立春雷坟鼓堆,惊蛰雷麦鼓堆”。大意是:“立春”这天打雷不吉利,死的人多,坟墓成堆;而“惊蛰”打雷就吉利,小麦丰产,粮食成堆。
从字面上看,吉利或不吉利都是打雷引起的,功过归于打雷的节气不同。深究其原因,雷声是间接反映了天气气候的变化,每年的天气气候变化规律是,当开春以后天气气候日渐变暖,暖到一定程度,高空有了雷雨云,便有可能打雷。
一般来说,“立春”在2月6日左右,“惊蛰”在2月21日左右,二者相差半月。“立春”前后打雷,意味着当年气候回暖早。气候回暖早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冬小麦经越冬后返青起身过早,冬小麦返青起身后,容易遇上北方来的强寒潮而遭受冻害,造成损失;二是过早回暖加上这段时间雨雪少,气候干燥,病菌容易繁衍传播,引起流行性感冒,老年人的一些哮喘病、心脏病、高血压病等容易加重发作,导致死亡。这就是“坟鼓堆”的原因。
相反,如果是在“惊蛰”节气时打雷,说明这一年气候回暖基本正常。这时雨水增加了,不仅人们不易感冒发病,而且冬小麦也进入了正常的返青起身时期,麦穗能够充分分化,能长大穗,自然能获得丰收。这是“麦鼓堆”的原因。就这么一条简简单单的谚语,把节气和人生活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