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余曾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治学求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以毕生努力践行了心系国家、服务民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志向。图为陈吉余院士在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工地做调查。(资料照片)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他为浦东机场选址、青草沙水库建设出过“金点子”;他先后参与过我国20多个港口开发的研究、咨询和论证;他的一生都牵挂着祖国的河海,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誉为我国河口海岸学科的一座丰碑……
他就是中国河口海岸学奠基人,河口海岸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吉余。昨天上午11点15分,陈吉余因病医治无效,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7岁。
陈吉余出生于1921年,1941年进入浙江大学史地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华东师范大学任教,是我国河口海岸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主要开拓者。
祖国的江河、湖沼、海岸,都记载着陈吉余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而且很多成果都和国家建设、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比如,他曾积极倡导并参与全国海岸带调查,为沿海经济建设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提出长江河口发育模式和人工控制理论,为长江口深水航道选槽和河口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工程通过规划、设计,在即将施工之时,陈吉余根据多年对长江河口研究、海岸带调查以及国外滨海地区机场的考察,提出将这个机场建在海堤之外、潮滩之上的建议。他提出并主持了九段沙生态工程,使得机场湿地适时互补,候鸟栖息环境置换。这项工程开创了机场建设与生态工程并举的先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
理论联系实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陈吉余堪称典范。熟悉陈吉余的人都知道,他非常重视基础研究,认为地学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并从中发现自然现象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结论。另一方面,陈吉余也一直叮嘱学生,河口海岸科学与资源开发、区域发展、经济建设关系密切,要坚持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开展研究,急国家之所急。
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办公室主任阮仁良是陈吉余的门生。昨天上午,他和不少学界同道一起赶到华山医院送老师最后一程。“记得陈先生九十大寿时,总结过自己的一段治学经历,他在80岁至90岁时,坚持每年都做一件事,即关注一项重大课题、寻找解决方案。90岁以后,他表示,自己将全力关注并着手开展对长江河口的系统监测和综合研究。”
陈吉余的学生、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教授李道季记得,1997年,“9711号”台风袭击和影响上海,外围一线海堤冲毁十几公里。陈吉余对此深为关切,深感海塘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上海的发展和开发开放,所以不顾高龄,到海塘一线实地考察,做出评估,研究海塘抗灾害工程防护的科学问题。“那时陪同的同志,谈起陈先生走在乱石堆上察看现场的情景,都是既佩服又感动。”
今年,恰逢新中国第一个从事河口研究的机构在华东师大成立60年。1957年,华东师大联合中国科学院创立河口研究室时,陈吉余即出任研究室主任。从上世纪70年代启动的持续十年的全国海岸带调查,到金山石化2.5万吨级专用码头选址,再到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立题论证的上海城市供水青草沙水库选址和建设……如今的华东师大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依然珍藏着陈吉余的手稿,以及他和师生们参加野外考察、开展专题论证调查的珍贵图片———对后辈学人来说,这些珍贵的史料,都将融为一份份让人难以忘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