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洁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安全”是全球超大城市最关心也最担心的话题。经过七个月筹备和数十场调研,上海市政协以 《完善城市风险管理体系,夯实全球卓越城市安全基础》 为题,形成了一份翔实的课题报告。昨天,市政协主席会议对报告进行了审议。
正如课题牵头人、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孙建平所言:“最大的风险就是意识不到风险。”事实上,这份报告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上海具体有哪些风险点,而是从完善观念、制度和管理体系上入手,就如何系统提升上海的抗风险能力给出建议。
城市运行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
对于城市总体安全形势,这份报告表示:上海拥有优良的法治环境和安全环境,构建了高标准、广覆盖、全天候的公共安全体系,成为世界上刑事案件和火灾等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率最低、最安全的大城市之一。
市公安局不久前向市政协提供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出上海的安全形势仍在持续优化:今年前十个月,上海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6.6%,破案数上升5.8%,命案破案率连续三年达100%,110警情同比呈下降态势。此外,数据还显示,自交通大整治以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致伤人数分别下降23.8%、14.7%、38%;火情方面,去年本市火灾数、死亡人数比2013年分别下降50.6%、39.7%,双双实现连续4年下降。
但安全永远都是相对的。报告认为,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度、大规模建设发展,上海已进入风险凸显期和多发期,城市运行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就上海目前而言,不仅诸如高层防火、轨道交通安全、危化品储运等传统风险依然突出,共享单车、网约车、互联网理财等由新经济形态催生的新型社会风险也开始萌芽。
既要“助推器”也要“阻尼器”
要有效管控城市运行的风险,应该从深层次着手,立足完善体系,管好城市风险。孙建平说,城市运行就像开车,如果刹车不行,油门踩得越深就越危险。
在市政协的调研报告中,为描述“城市风险管控体系”的定位和功能,用了三组比喻。首先,城市发展需要“规划师”,但当前更需要能冷静、客观、精准地发现安全漏洞的“化验师”;其次,城市既需要各种新兴业态和创新主体作为发展的“助推器”,也需要风险管理手段和标准体系发挥“阻尼器”作用;第三,各种行政手段和管理机制不仅要发挥“工具箱”作用,也要成为城市安全的“保险箱”。
在一些与安全相关的深层次问题上,对照发达国家和地区,上海存在短板。比如,城市风险防控需要跨系统、跨行业、跨部门的专业合作与统筹协调;但目前,相关部门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城市主要灾种和多元风险防护技术水平仍待提高,部分重要行业存在风险监测管理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比如浦东机场用来应对极端天气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标准仍与国际发达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从“应急管理”转向“风险管理”
孙建平说,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可以发现一个“铁律”:除了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等问题,几乎所有城市风险都是可防可控的。基于这个认识,市政协在报告中提出,要提升上海的抗风险能力,最基础的就是要加强各部门和公众的风险意识,普及风险管理理论教育,将工作重心从“应急管理”转向“风险管理”,从“事后应急”转向“事前预警、事中防控”。
在风险管理机制上,市政协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优势和特点,并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形成高效的风险发现机制和精细化管理机制。比如,为更充分地发挥市场作用,应鼓励保险公司介入投保方的风险管理,让风险监控结果与保费挂钩,从而对企业和个人形成“倒逼”。
同时,市政协建议上海建设两大风险管控基础设施:一是综合预警平台,二是综合管理平台。对此,孙建平解释说,预警平台应该具备风险识别、分析、应对、监测、控制等功能,将来可以实时发布“城市运行风险预警指数”;关于综合管理平台,上海可考虑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跨职能的“互联网+”风险管理大平台,以此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开展常态化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