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武汉11月24日专电 (驻鄂记者 钱忠军)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队11月23日下午3点抵达长江办武汉渔政码头,经过13天往返约1300公里的航行,武汉至宜昌江段江豚考察结束。
科考现场总指挥、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在此次宜昌至武汉江段考察中,科考队总共目视发现长江江豚59次165头次,对声学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共确认70次102头次的江豚记录。这一结果要显著高于2012年该区域的观测数量,而与2006年的观测结果相当。不过,郝玉江认为这只是初步的观测结果,具体的种群数量估算还要等整个考察结束后,进行整体分析和比较。
此次考察发现江豚分布模式则与2012年和2006年大致相同,都呈现分布相对集中、日益斑点化的趋势。整体来看,洪湖保护区江段、监利县荆江门上下30公里水域和宜昌城区及葛洲坝下水域是江豚分布密度较大的区域。其中,荆江门上下水域(洞庭湖口以上水域)分布最密集,目击率显著高于前两次考察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往返考察均在石首保护区新厂镇及塔市驿镇附近水域发现江豚,而此前都未能在石首保护区江段发现江豚分布。另外,在宜昌烟收坝水域,自2008年以来一直生活着一群3至4头的江豚,此次考察再次发现这个小群体。科考队在葛洲坝下500米靠近1号船闸水域还发现约由8至10头江豚构成的群体。据宜昌渔政介绍,该群体为今年春季游上来的,随后一直定居在此。同时,此次考察得到各地渔政的支持,考察队利用渔政快艇对众多未通航的汊江进行了考察,在枝江市的关洲汊江水域发现3头次江豚。表明汊江也是江豚栖息的重要水域,汊江的考察对全面掌握江豚的分布水域和整体数量统计有重要意义。
从考察的长江江段的整体环境来看,很多零散的小码头均已不见踪迹;一些区域洲滩也得到自然恢复;但是,清水下泄对这一区域的冲刷明显,可见大面积的崩岸河段。为了稳固河道和航道整治,这一区域进行了大量的抛石护岸或护洲。自然的泥质或者沙质浅滩水域转变为硬质的护坡和陡峭的坡岸,这可能导致江豚等水生生物栖息地质量的下降。此外,在宜昌至武汉段考察过程中共统计到航行货船1986艘,平均每半小时有近50艘货船经过,密度很高,这显然会增加长江江豚的生存压力。科考队在此江段共记录到作业渔船353艘,总体密度不高,主要作业方式是流刺网。
11月24日,科考队继续出发,开展武汉至上海江段的往返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