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多层次、多结构的生态理念,崇明的湿地保护尝到了甜头,众多鸟类齐聚于此。图为俯瞰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本报记者 沈湫莎
怎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型都市?上海是众多为此努力的城市中的一员。20多年前,上海的森林覆盖率还只有3%,但截至去年年底,这一比例已经达到15.56%。绿色的曲线还将一路上扬,街心花园、郊野公园、阳台绿化……预计到2020年,上海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净增1平方米以上。
第三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正在举行,面对“城市中再造自然”这一人们共同面对的话题,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的20余位专家给出了他们各自的实践与答案,其中,从了解和保护身边的自然资源做起,成了许多专家的共识。
建立本土生态网络
3.4万公顷绿地面积、46万公顷湿地面积、179万亩林地面积,这是上海去年定格的绿色数字。过去10年,上海绿地植被面积增加了10倍,然而鸟类的生物多样性只增加了一倍,与绿地增加面积不成比例。
这是为何?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鸟类生态学家王天厚指出,“想要提高生物多样性,不能仅靠种植单一品种的植物,而应该以灌木、乔木和地表植被混合式的方式种植。”王天厚说。遵循这一多层次、多结构的生态理念,崇明的湿地保护尝到了甜头,原本在上海市均匀分布的鸟类都来到了崇明,目前在这片区域已经能看到90%的上海鸟类。
如何搭建这一立体化的生态模式,植物专家最有发言权。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秘书长保尔·史密斯说,在英国,植物学专家对当地政府的环保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园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专家团队,能够评估各种植物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他们会告诉政府采取什么样的种植策略,在城市规划当中要注意什么样的影响等。”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我们居住的城市能够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候吗? 海洋生态学家、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主任安迪·康沃尔回答:可以。短短14年,他生活的香港从森林覆盖面积很少到人们热衷于到郊野公园观鸟,小动物“大摇大摆”从人们身边走过。
五年前,桑迪飓风席卷美国,让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高级保护生态专家埃里克·桑德森意识到,以过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建设的城市,已经没有办法抵御自然灾害。为重建纽约市的自然基础,他们提出五大目标:第一就是为各个物种修复他们的栖息地;第二是恢复海滨城市地域气候变化的弹性;第三是关注城市空气与水源的质量;第四是建立兼容性城市;第五是让城市有启迪性。他认为这一目标也能为上海带来某种启发。
“人们无法再忍受在远离自然的钢筋水泥中生活。”这是埃里克观察到的21世纪城市的发展趋势,安迪同样也表达了这种看法,他认为人们已经从追求高物质的生活转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能否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决定未来城市是否有活力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从自己身边做起
在上海街头一项关于“你认为需要保护的动物”的询问中,许多人给出的答案是金丝猴、大熊猫,而当问到你会怎样保护野生动物时,许多人也认为把零花钱捐出来就算完成了保护。英国伦敦邱园园长理查德·德维尔提出,提高市民在自然都市中的参与度,首先要让他们认识、了解、喜爱身边的自然资源。
理查德·德维尔说,英国孩子16岁开始接触生物学,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直接到动物园、植物园里上课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认为,对孩子来说,认识第一手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知道什么和他们在一起生活。”
英格兰植物协会给当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英格兰本土的植物种植名单,鼓励当地居民在家中花园里种植,而不只是关注搜集或者种植一些珍稀植物;美国植物园曾经和学校共同推出迈阿密兰花种植计划,最终他们一共在迈阿密街头种植了数百万株兰花。这些适合本土种植的花草,吸引了大量蜜蜂授粉,丰富了当地的生态层次。
为了让人们关注身边的动植物,上海自然保护周推出“随手拍”“我的自然笔记”“上海闲话讲自然”等活动,旨在唤起人们对本土自然资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