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第五次修订版,并已于2017年10月10日起施行。根据国际上便携式电子设备 (PEDs) 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修订版放宽了对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允许航空公司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这意味着,国内民航运输中“上飞机无法打手机”的“孤岛状态”有望破冰,将来坐飞机也能跟坐其它公共交通工具一样,可使用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路径图和实施细则,这项新变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浪花”里有乘客的殷殷期待,也有对飞行安全的隐隐担忧,更有对“解禁”后行稳致远的思考和建言。民航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新规已施行,但并不意味着乘客马上可在国内航班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从国际民航业的发展来看,新规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要真正实现“在飞机上打手机”还有很长一段路,急需在立法、技术、实施细则等方面多管齐下,而乘机人更是责无旁贷,应给予更多配合。
目前,美国、欧洲、加拿大、新加坡和俄罗斯等国的客机近几年已陆续放宽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很多国人也曾在外航客机上“尝鲜”。与此同时,在飞行途中提供手机通话、上网服务,甚至已经成为一些欧美航空公司新的业务增收渠道。
飞机乘客:希望手机、游戏机、平板、笔记本全能用
新修订的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依然比较严格地限制使用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除了便携式录音机、助听器、心脏起搏器、电动剃须刀,以及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证持有人认为使用时不会影响飞机导航和通讯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之外,任何人不可以在飞机上使用其它任何便携式电子设备,合格证持有人或机长也不允许使用。
与上一版 《规则》 相比,“白名单”增加“运行合格证持有人认为使用时不会影响飞机导航和通讯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这透出一丝新气息———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朱涛对此解读道,第一,新规允许航空公司评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在飞机上可使用何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原来规则中禁止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规则修订后,这个评估权利交给航空公司;第二,中国民航局飞标司制订了相应的审核和评估方法,接受航空公司的申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中国的航空公司会允许在飞机上使用相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朱涛说。
新规让很多“空中飞人”充满期待。白领熊小姐工作忙得连轴转,平均每月乘机出差七八次,每次登机后都不能使用手机和电脑。等下了飞机、打开手机,各种信息和电话瞬间蜂拥而至,让她一下子手忙脚乱的。“手机通讯早就是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一下关机几小时很不适应、也不方便,同事、亲人有急事联系不上我也会担心。”熊小姐说,感觉飞机上就像一段“空白”,要是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使用手机和电脑就好了,“乘机看到机舱窗外美景,也能随手拍下来。”
刚刚从欧洲出差回来的刘先生,这一趟乘坐了荷兰航空和法国航空航班,机上全程可用手机、电脑。虽然手机是“飞行模式”,不能打电话、发短信,但可以看信息、照片和资料;电脑可处理工作、看视频、听音乐,“即使不用机上WiFi,手机和电脑能娱乐、能工作,旅途就比较轻松、充实,长航线也不会觉得特别累,时间好捱过去。”
面对乘客的热切期待和需求,被赋予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决定权的航空公司如何反应? 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其中,“三大航”南航、东航和国航均回应,目前执行的还是旧规定,即从飞机为开始飞行而关闭舱门时刻起,至结束飞行打开舱门时刻止,机上乘员不得开启和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航空公司也不允许乘客开启和使用与航空器正常飞行无关的主动发射无线电信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飞机上禁用和限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对讲机、遥控玩具和带遥控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民航局和航空公司认定干扰飞机安全运行的其他无线电发射装置。简言之,从“关舱门”到“开舱门”全程禁用。
三家航空公司都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中国民航局关于“解禁”的正式规定和指导材料,等规则正式发布后,会积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安全性评估。
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则表示,机上使用手机将是主流趋势,像机上WiFi一样,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新市场;国外很多航空公司都能在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非常受欢迎,国内航空公司肯定也会积极尝试。“春秋航空将按照中国民航局飞标司相关审核或评估文件做进一步的计划。”张武安说,“估计旅客在国内航线全程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不会早于今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