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熊月之主讲的“上海研究院智库大讲堂第五讲:近代上海历史文脉和海派文化”在上海大学开讲。熊月之从古代上海文化的特点讲起,梳理了近代上海文化演变脉络、分析了近代上海城市特质,进而引出海派文化的形成因素和文化特点。
熊月之认为,元代为了管理粮食和其他物资通过海路南北运输,上海从镇升格为县。除了官方的运输量很大,由元至明,江浙一带的海上贸易也很频繁。上海的位置襟江带海,扼守长江出海口,随着青龙镇、江阴等港口因长江出海口东移而没落,上海顺势而起,成为长三角主要对外贸易港口。上海也因此逐渐发展成速度快、质量好的商业城市。明清时期,盐、与棉花有关的纱布、棉布是上海重要的经济产品。而贸易、商业的发达刺激了消费,明代经济思想家,文学家陆楫提出“奢侈有益论”,商人热衷消费,他们喜欢建豪宅、穿华服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也提升了城市的商业氛围。所以海派文化和商业联系密切,重商是海派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
如果说元代设县是上海发生的第一次重大变化,那么,海派文化形成主要就是在开埠以后。上海开埠以后,涌入大量外来人口,迅速变成不分主客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文化多元,包容性强,也不排外。这就是五口通商,上海独盛的重要原因。
“上海话以苏州话为基础,加上宁波话、苏北话甚至英文。”说到某一地方文化,不得不提当地语言,语言无疑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根基之一。熊月之说,现在大家说的“沪语”即上海话,不是上海本地话,而是苏州、宁波、苏北、英语等各种语言融合在一起,新生出来的语言。这与近代海派文化的形成脉络如出一辙。近代上海特有的商业、灵活、开放的海派文化根基是由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工业文化完美融合而来。租借时期的上海,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的人聚拢在一起,为城市发展共同出力,在陌生社会以“契约认同”作为互信的基础,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发展商业活动,追逐世俗利益之时,也形成了守信、灵活、开放的城市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熊月之
而近代海派文化的特点除了商业性、世俗性、灵活性、开放性四点之外,最具特色的是“自我批评”功能。“对于上海文化的批评,上海从来不遮遮掩掩,反而形成了文化自我批评机制。”熊月之说,世界上大概只有纽约与上海相似,有此类文化自我批评机制。熊月之认为,一个文化能够有机制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时刻自我反省,对整个文化的发展就有好处。反之,如果始终认为自身的文化十分出色,就会渐渐衰弱下去。
海派文化的形成过程经历曲折。熊月之认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笔下的“海派文化”这个词汇,略带贬义。到改革开放时期,“海派文化”个词汇变成了上海产品、上海制造的代名词,是品质保障。直到今天,“海派文化”已经变成了一个褒义词,代表着上海这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独特文化气质。有千年江南水乡的东方韵味,有百年海派积淀的西洋味道,还有未来创意创新的国际风范。
熊月之说,不同时期、不同语境赋予海派文化不同的内涵,有狭义的,有广义的,有近代的,有当代的。对于海派文化的讨论从未停止,也不可一概而论。未来,海派文化将会绽放全新活力,而这座城市也将从中不断获取动力。
最后,熊月之教授对海派文化做了总结,他认为,海派文化是以明清江南城市文化为底蕴、以移民人口为主体、缺失传统士绅功能、融合近代西方文化元素、以追逐实利为目的、彰显个性、立足大众、灵活多变的上海城市文化。大讲堂上,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同学还就犹太人与上海文化的互动交融、海派文化在当下的地位及在未来的影响力、海派文化的开放性与户籍制度的限制性矛盾等问题与熊月之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