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运三对三篮球男子青年组决赛中,上海队(白衣)不敌东莞麻涌队,获得亚军。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谢笑添
从某种意义而言,奥运会的“宠幸”就是世界体育潮流的风向标。三人篮球入围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消息传来不久,上月初,这一深深植根于街头的年轻项目就被宣布将首度走上全运舞台,彼时距天津全运会开幕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突如其来却并不令人意外。
打破传统篮球对于场地及参与人数的门槛与束缚,三人篮球在城市街头的诞生顺应时代的召唤,也多少被自由浪漫的街头文化浸染。极富创造性的华丽运球,将传统篮球繁复的规则抛诸脑后,都是街头篮球最迷人的标志。而当三人篮球在奥运年轻化的潮流下被推向“大雅之堂”,呈现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本周落幕的全运会三人篮球项目,置于观众们眼前的是一场场因激烈身体对抗而精彩,却丝毫与“华丽”“花哨”等街头篮球之烙印无关的比赛。
只不过,在国际篮联现有规则下,走出街头的三人篮球却并未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它的表面或许已褪下了街头文化那如涂鸦般叛逆却华丽的躯壳,但在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这项运动对自由与自我、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强调却并未改变。
教练被赶到了观众席角落
本届全运会的三人篮球决赛,即便是在不乏真正草根球员的公开组,球员们的动作亦如科班出身般,崇尚简练与实用。这并非中国篮球独有的现象,一切均能在规则上找到缘由———球场人数的减少带来了更宽广的突破空间,但仅仅12秒的进攻时间意味着难以施展复杂的组合动作,唯有急停跳投、变速突破等基础动作才最为有效。与此同时,过于频繁而高节奏的攻防转换是对所有参与者意志与体能的极大消耗。“从来没想过竟然会这么累,”作为曾经的CBA扣篮王,代表上海参与青年专业组角逐的王潼此前从未接触过这一项目。在他看来,身体上的疲惫不仅源于“快节奏”,更是因为“无止尽的快节奏”。对于近年来极力推广三人篮球的国际篮联而言,这其实是值得警惕的信号。毕竟,快速但缺乏变换的比赛节奏有时考验的不仅是球员,还有观众的审美耐性。
即便被广泛运用的依然是那些实用、简单的基础技术动作,三人篮球仍有太多新鲜成分。严格意义而言,它依然算得上是团队运动,但对球员个体的强调却达到了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从未企及过的程度。决赛阶段的首场比赛就有奇妙景象上演:湖北女子青年队的教练由于在场边叫嚷得太过大声而被裁判直接请上了观众看台的最后一排。虽然这位爱跺地板、脾气有些急躁的教练咆哮的对象并非裁判,而只是自己的队员。根据规则,在三人篮球比赛过程中,换人、暂停、战术安排的决策权均掌握在球员手中。用某位山东队队员的话说,“教练的作用被严重弱化,能做的最多只是坐在某个显眼的角落里让我们看看手势。”教练做出换人手势却遭球员拒绝,这样的场景在传统篮球赛事中总是意味着冲突或是闹剧,但在过去这些天却在三人篮球赛场上多次上演。
事实上,三人篮球教练的临场指挥本就难有太多施展的余地,除了偶尔的挡拆下顺和反跑空切之外,个人单打几乎占据着进攻端的全部戏份。正如湖北队那位被赶到角落的教练,在引起全场注目前,嘴里反复念叨的其实只有两个短句:“防守啊!”“篮板啊!”
精英化发展的无奈与悖论
教练们的无奈多少也有对于这一项目不够熟悉的缘由。以上海男子青年队为例,从收到参赛通知到预赛开赛,仅仅间隔了十天时间。邀请国内为数不多的三人篮球专职裁判讲解规则尚需时日消化,更何况是建立一套在该项目中行之有效的战术体系。甚至打到决赛阶段,球员间依然还在比赛时表现出类似疑惑:验球时未等进攻方触球就以为可以伸手抢断;三分球出手被犯规后不知能换来几次罚球。
从有别于传统特制橡胶篮球到截然不同的规则,本届全运会的三人篮球项目全面与世界接轨,施行的正是国际篮联这些年来力推的一系列规则。对于这套规则以及这项运动的规律,无论草根抑或科班出生,都很陌生。某种程度而言,专业、准专业与业余选手间第一次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横亘于彼此间的技术壁垒正在消解,而短短十分钟的比赛时间更是增添了比赛的偶然性。
在允许职业球员参与的青年组,面对诸多拥有CBA或WCBA球员的竞争对手,分获男女该组冠军的广东东莞麻涌队和西安市体校一队,都由曾短暂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球员组成。作为群众项目的公开组,尽管参赛者多为如福建队张佳滨、吴德林这样一度距离职业联赛并不遥远的现役或前大学生球员,但像上海洛克公园队中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咖啡店老板王洁这样狭义上的真正“草根”,也能在与许多退役球员的对抗中不落下风。这样的情况对于传统的五对五篮球项目而言,几乎不可想象。
从诞生到如今的快速发展,金字塔底部的草根阶层始终是街头篮球倚赖的根基。然而随着入选东京奥运会,职业化与精英化的选材与培养势必挤压草根选手的参与热情与生存空间,这将成为三人篮球在全世界发展均需面对的同一难题。据本次代表湖北队参与公开组赛事的前职业球员陈天天透露,如今国内多数省市都已组建了各自的三对三篮球梯队以及相关联赛。
对于这样的疑问,中国篮协三人篮球办公室负责人柴文胜给出的答案,与如今中国田协面对国内马拉松浪潮时的态度有些类似:为草根提供从底层走向奥运的机会。然而现实有些残酷。在中国田协的“我要跑奥运”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大众选手,要参加奥运会还需达到国际田联设立的参赛成绩标准,能达到这一硬性条件的国内专业选手也不过两三位。而对于三人篮球这样的对抗性项目而言,并不存在量化的硬门槛,但寄希望于草根选手能与长期接受专业训练、并逐渐掌握规则和比赛精髓的精英选手对抗,同样不切实际。事实上,站上竞技最高舞台从来不是三人篮球爱好者们现实的诉求,但精英化的趋势却很可能改变这项运动的形象与受众群体,这才是三人篮球发展过程中的真正阻碍。(本报北京8月2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