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备受关注的圆明园如园遗址二期考古项目近日收官。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此次如园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考古工作历时近一年,御笔石刻、金砖、粉彩地砖、葫芦范、瓷器、筒瓦、板瓦等上千件珍贵文物“重见天日”,并基本摸清了如园遗址在嘉庆年间的布局、形式和工程做法。
“如园考古,意义非凡。”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告诉记者,首座效仿江南园林的如园是圆明园已发掘的保存最完好的园林遗址。“目前已发掘出延清堂、含碧楼、挹霞亭、观丰榭、听泉榭、引胜斋、新赏室、翠微亭局部、撷秀亭、待月台等建筑,基本还原了如园的整体布局。”
日前,记者跟随张中华走进如园考古现场进行了探访。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公众考古”的试点,观众可以随时“围观”神秘的考古工作,伴随挖掘工作的点滴进展,真切感受这座“万园之园”昔日的气韵。
此次如园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考古工作历时近一年,上千件珍贵文物“重见天日”。上图:如园遗址发掘出的粉彩地砖,课题组推测,当时已采用地暖供热。
地暖、“环岛”、“过街天桥”皆有,成果超出预期
如园位于长春园宫门区东侧,历史记载,如园是乾隆仿明代中山王徐达的瞻园而建,嘉庆时期经过大规模重修。“与中国传统府邸宅院‘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如园借山水之势采用了‘坐东朝西’的布局。”张中华说。发掘前,如园是“一片平地”,仅静怡斋附近还剩些断壁残垣。此次考古工作中,完整的园林布局、路网系统、嘉庆“墨宝”等陆续被发现,成果远超预期。
作为如园正殿的延清堂是如园考古重点区域之一。延清堂前后皆有月台,并与码头相连。张中华笑言:“圆明园太大了,皇帝经常坐船从水路进出,由延清堂北侧码头进入。”
如今,大殿高达1.4米的台基还清晰可辨,站在台基上可见大片过火痕迹及透着红色、表面酥裂的铺地砖碎片。“小心,不要踩上去。”张中华提醒记者。他解释道,这种铺地砖也称金砖,烧制一窑要耗费两年时间,并用船从南方运到北方。皇家还对其设定了严苛的验收标准———一窑砖中只要有六块不合格就会被拒收,因此产品质量非常高。
“照此情形推测,这里曾经历过猛烈且长时间的大火焚烧,目前尚不确定是否是1860年英法联军那场大火。”张中华表示,他们将通过进一步检测还原历史真相。
临时展馆中,张中华指着一块1.5米长、0.8米宽的石头告诉记者,这是嘉庆御笔 《披青蹬》 石刻。据文献记载,嘉庆曾下令翻修如园,当时便有了著名的“如园十景”,嘉庆为每个景都题了诗,“披青蹬”是其中之一,这首《披青蹬》 抒发了漫步如园的闲适之情。“当初考古人员险些与这块不起眼的石头错过,而它的发现印证了嘉庆重修如园的史实,也证实确有‘如园十景’存在。”张中华说。
如园遗址发掘出的粉彩地砖经岁月洗礼光彩依旧。这种地砖表层饰有精美的粉彩,大致呈中空的正方体。课题组推测,这种砖应是取暖构件,当时已采用地暖供热。
完整路网等“样式雷”档案中并未记载的细节也被挖掘出来,各建筑间均有道路相连,路上还有以便雨水流通的过水沟。另有一处有数个出口的“环岛”,围绕太湖石堆积的假山,每个出口能通往不同地点。张中华总结道:“整个路网系统设计科学、理念超前,集合了古人的智慧。”据文献记载,如园与相邻的熙春园之间还设有“过街楼”,通行犹如现在的过街天桥,其有待进一步发掘。
含碧楼月台处发现的御笔刻石,可见“朱华翠”字样,推断应是一首题咏荷花的诗文。均本报记者周渊摄
“公众考古”揭示遗址本身所承载的历史记忆
课题组介绍,目前如园遗址考古二期项目基本完成,大部分重要遗迹的发掘画上句号。张中华特别指出,由于如园遗址南线一直延伸到圆明园围墙之外,被深“埋”在如今的中关村大街之下,待条件具备后再行发掘。
目前,如园遗址及相关文物正在做展示准备,延清堂等遗迹未来有望向观众开放。“同时将预留一部分考古发掘区,一边发掘,一边向观众展示,希望以此唤起大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关心。”张中华指着眼前半人高的栅栏告诉记者,国内考古工地大多是全封闭的环境,而在这里,公众与考古现场仅有一栏之隔,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考古工作者的每个动作。
面对观众的“围观”,课题组成员们还主动当起了讲解员。“我们通过一铲子一铲子的考古发掘,以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细节逐渐还原圆明园的历史样貌。对圆明园而言,‘公众考古’不仅仅传递着考古知识,更揭示了遗址本身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张中华动情地说。
据悉,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规模最大,将持续至2020年。截至目前,圆明园考古发掘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出土文物五万余件;月地云居、鸿慈永祜、山高水长等22处景区已完成考古勘探工作;桃花洞、养雀笼、海晏堂、远瀛观、如园等五处遗址基本完成考古发掘;未来将对紫碧山房、文源阁、方壶胜境等遗址进行重点发掘,并建立圆明园考古信息系统。(本报北京8月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