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噪音、光污染基本可控
中山公园内外有不同的广场舞队伍在夜间跳广场舞。
自去年6月中山公园公布24小时开放起,大部分市民最担心的就是夜间治安问题,其次是光污染和噪音扰民。记者跟随巡查当天,噪音、光污染基本不存在,也暂未发现借宿者。
保安每日夜间值班记录。 舒抒 摄
中山公园通宵开放后,臧勇每周有5个晚上要泡在公园执勤。巡逻每晚3次以上、每次至少90分钟,不放过任何犄角旮旯,他也是最熟悉中山公园“夜面孔”的人。谈到过去一年来公园最大的变化,老臧说,游客文明习惯和公园夜间治安环境的提升,最令他欣慰。
“刚刚通宵开放的几个月,常有人抱着枕头、席子来公园,经过几个月严管后明显减少了……你看现在这个时间,独自来跑步的年轻女性也很多。”
7月24日22时30分,臧勇和另外两名保安队员开始当晚第二次巡逻。当时园内气温仍有34.6℃,4岁的警犬星星跟在他们身后伸长着舌头,时不时喘上几口粗气。路过儿童乐园,一对跑步的父子看到三人一狗的巡逻组合,父亲欢快地对儿子说:“你看有这么多人巡逻保证我们安全。”
警犬“星星”和它的驯养师。 舒抒 摄
事实上,自去年6月中山公园对外公布24小时开放起,大部分市民最担心的就是夜间治安问题,其次是光污染和噪音扰民。记者跟随保安队绕园巡查一周发现,噪音、光污染已基本不存在,此轮巡逻也暂未发现借宿者,刚通宵开放时一度成为夜间留宿重灾区的景观凉亭“竹林”,如今已不见平躺酣睡的夜宿者。
张艳告诉记者,保安和警犬不间断巡查,对不法分子起到明显威慑作用。此外,长宁区绿化局去年6月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公安、城管、街道和绿化等部门整合至同一平台参与公园全天候管理,一年来先后召开3次联席会议和2次治安事件整治协调会议,形成公园、社区、公安的三方联动机制。
如针对市民关心的流浪汉等治安问题,华阳派出所采取身份验证、信息比对、采集DNA等措施进行严打严管。截至今年6月底,园方共劝阻夜间不文明游园行为3414次,驱赶不良女子438次。公园管理方表示,大部分不文明行为集中出现在通宵开放前半年,今年以来,公园夜间运行已进入平稳期。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达良俊接受采访时指出,流浪汉和不良妇女的出现,与中山公园通宵开放没有直接关联,而是大型城市存在的治安问题,非公园绿地一家独有。“唯有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治安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