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微留学、学习充电比赛、夏令营培训……进入暑期,家长们大都围绕着孩子们开启了火热的高消费“刷卡模式”。于家长而言,暑期消费,主要就是为孩子的消费,几乎每个爸妈一算账单,自己都吃了一惊。
这两天,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么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暑期高消费到底有多烧钱?看几个直观的例子吧,有人花2万元的年费,给4岁的女儿报了儿童英语培训班,每周五学习一整天;有人让孩子参加早教中心举办的夏令营,五天费用就要4000多元;有人给孩子报了暑期钢琴培训,十次培训费就3000元,还庆幸自己报得早有课时安排;有人想让儿子参加暑期儿童游泳培训班,却被告知已经报满;还有的想让孩子参加研学游,那就是以万元作单位计算费用了。如此种种,想要不花钱,几乎是不可能的;钱包空得自己都吃一惊,实在是正常不过的。而这还仅仅是暑假,不要说,平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辅导,家长们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钱,实在是一个大数字。
难道说,人们的钱果真多到了这样的程度?应该说,这些年,我国居民的收入确实多起来,但要说达到了这样的花钱程度,恐怕并不现实。那为什么,人们在孩子身上如此出手阔绰呢?这与传统有关。国人是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愿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的。计划生育政策时代,又极大地助推了这一传统。
更重要的,还与家长的教育焦虑有关。国人本就重视孩子的教育,近年来尤其如此。重视教育本是好事,但遗憾的是,许多家长患上教育焦虑症。总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什么都从娃娃抓起。而事实上,从娃娃抓起,已经迟了,更多的家长,从孩子还不会走路、说话就抓起,甚至从胎教抓起,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以期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影响。
家长盲目攀比孩子,是因为“好孩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专家认为:在盲目攀比孩子的背后,反映的是家长的焦虑。其实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输赢并不能说明什么,与其让孩子背负家长的期望气喘吁吁地迈出人生的脚步,不如与孩子一起成长,做个快乐的普通人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