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多学科的“防治静脉血栓栓塞”信息小组。在进行业务探讨。冯颖摄
现场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这是一个此前令许多医院和医生头疼甚至生畏的情况———一个进行了十多个小时的高难度肿瘤切除手术很成功,患者快出院时却发生了猝死,问题出在哪里?答案是静脉血栓栓塞。用一个外科医生的话说,“再难的手术都做好了,谁也不想在此功亏一篑!”
各大数一数二的顶尖医院,均为这个危及患者生命的潜在威胁所困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探索利用信息化新技术,破解这个临床老问题,形成“中山共识”,默默守护无数患者的安危。
静脉血栓栓塞:绝对比你想的更常见、凶险
如今,入住中山医院的患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会在录入患者信息时,自动抓取关键信息,给患者做一套静脉血栓栓塞的评估。一旦评估为“高危”,护士台上的患者信息“麻将牌”会自动闪黄灯,提醒护士长跟进。
同时,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等级会自动推送至医生工作站,主诊医生的手机上会跳出一条短信:某住院号评估为高危,评估时间早晨10:50。为此,医生将与病区护士及时沟通,下达医嘱,该物理预防的就做物理预防,该用药的就用药。
静脉血栓栓塞绝对比你想的要常见、凶险。中山医院医务处处长孙湛告诉记者,静脉血栓栓塞,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它在医院的发生率可不低,涉及患者可能很广。全球的数据显示,它直接导致5%至10%住院患者的住院死亡。
刚形成的血栓容易脱离静脉壁,随血液回流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后,将其推入肺动脉,就会导致一系列症状甚至猝死,临床上称为肺栓塞。多数肺栓塞患者在肺栓塞发生之前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一旦发生几乎没有抢救时间,严重者可在一两小时内死亡。
智能医疗,探索“预知”疾病
由于静脉血栓栓塞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非专科医生认识普遍不足,因此静脉血栓性疾病呈高发病率、低筛查率、低诊断率、高死亡率特点。
2016年,中山医院对于这块临床“硬骨头”,开展了全院大调研,各科室根据病人病种的情况,制定本科室常见病种的静脉血栓栓塞防治标准流程,提交医务处。
与此同时,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秦净挂帅,医务处具体负责,形成融合多学科的“防治静脉血栓栓塞”信息小组,收集临床需求、解决方案建议,网络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秦净从全院调研收集到的数据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有高龄、长期卧床,高脂血症、肿瘤病人等,可能涉及全院70%的病人,门诊中也有约50%的病人会涉及这个风险。
医生们也清楚,静脉血栓栓塞并非不可预防———如果加配大量的护士、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搜集患者的各项临床信息并加以综合分析,在它没发生前提前干预,就可能预防它的发生。
问题是,“人海战术”并不现实。有没有可能既不需太多人力,同时保证均质化筛查水准?中山医院把目光投向“信息化+智能医疗”,让“电脑”来辅助“人脑”。
指南推向全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经过医院网络信息中心与临床科室的密切配合,无数次沟通、探讨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最终中山医院开发了一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基于信息化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系统”。
在该电子系统中,有一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病人评估量表。一旦病人入院,系统会自动获取病人的年龄、相关病史、相关用药等数据,并自动评分,对于评分等级为“高危”的,系统以短信形式提醒主管医生和护士。
早在2013年,中山医院就发表了《普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中山共识》。该共识明确,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如果在入院时能评估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对中高危患者采取预防策略,能降低它导致的死亡和再入院。
覆盖全院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信息化体系,让“中山共识”有了升级版。这些年,中山医院静脉血栓栓塞发生比例远低于同行。去年,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牵头、中山医院主导制定的《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发布,“中山共识”在全国推广。
通过信息化,实现医疗质量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让原本不可能完成的棘手临床问题,有了解决可能。结合医联体建设,中山医院正在考虑将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工作延伸到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那里有更多卧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如果把我们琢磨出来的预防打分表,乃至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活动体操,推到社区,能预防更多险情的发生,这意义真不小。”孙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