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宝山区建设“两区一体化”升级版的总体目标,罗泾镇紧紧坚持以建设更具风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目标,以“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契机,聚焦基本农田保护区(含水源保护区),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村庄为导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农村优秀文化传承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洋桥村、花红村被评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以多元发展为途径,着力加强农村经济支撑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基。罗泾镇以建设生态旅游小镇为目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坚持“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发展格局,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融现代农业、生态景观、乡土风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宝山湖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整体形象初显,先后投入800万元与市农科院合作,开发了百亩果园、百亩荷园、百亩菜园等多个科普项目;投资1500万元建成市北地区最大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投资1620万元打造了宝山区唯一一片千亩高水平粮食生产基地;投入1200万元完成千户人家及道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形成“品江鲜、食五谷、采蔬果、游林海、住农院”的“一村一品”特色旅游项目。通过举办“蟹天蟹地、网罗泾华——2016上海宝山湖长江蟹品鲜节”及“抱走宝山——2016上海罗泾·美丽乡村徒步挑战赛”,进一步凝聚了罗泾旅游吸引力,提升了罗泾旅游知名度。
同时,为使村级集体经济走出原来低层次的发展方式,罗泾镇党委、政府积极研究和探索关于村级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一是提出“村经委托镇管”新模式。明确按照“经济职能剥离、管理权移交、所有权不变、收益权归村、工作经费保障”的原则,由镇属专门公司对村级资产进行委托管理,统一负责相关资产的出租、运营、盘活等管理工作。二是实行村级“三定”方案。根据各村人口、土地面积、社会事务等实际情况,对南部动迁村、中部城郊结合部村、北部纯农业村实行分类管理,探索开展“定编、定岗、定薪”三定工作,让村干部全身心投入“三公一建”。三是开展村级运转经费托底保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各村可支配收入实际,参考近三年实际支出及收入等情况,核定经费标准,实行村级运转经费托底保障机制,消除各村后顾之忧,确保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以环境整治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村生态面貌
“五违”是安全隐患的根源,是城市发展的阻力,做好“五违”整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2015年末,罗泾镇坚决贯彻市、区关于“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扎实推进整治工作。去年,共整治“五违”项目(地块)96个,其中区级项目4个,镇级自我加压项目92个,提前一个半月完成全年任务,拆除违法建筑21.5万平方米,消除违法用地470亩。今年,该镇拆违任务总量为60万平方米,截止6月2日,已拆除各类违法建筑63.08万平方米,全年任务完成率达105.13%。突泉金属、车盛物流、野毛沟等一批存在多年的顽症得到祛除。确保9月底前完成拆违80万平方米的任务。
同时,积极对接市、区减量化工作要求,从2014年开始每年淘汰搬迁劣势企业约30家,复垦农用地15公顷左右,累计复垦土地约500多亩。按照市、区关于水资源保护区整治工作的要求,我镇从2011年开始,对区域内企业开展关停工作,截止2016年6月,全面完成水资源保护区内78家企业搬迁拆除工作,累计释放近1000亩土地资源,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提升。
环境整治不仅要坚决“破”,还要善于“立”。罗泾镇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通过整合农田水利、绿化造林、现代农业示范区、村庄改造等多方面涉农项目,让各类惠农资金、资源、政策在点上聚焦,集中发力。以罗泾镇被列为上海市“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乡镇为契机,努力打造“农田成方、绿树成荫、水系畅通、排灌高效”的农林水三联动示范点。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着力加强农村乡风文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要关注看得见的,还要关注看不见的。坚持注重村民文明素质提升,通过组织开展新家园、新形象”、“我与文明同行”、“共建和谐新农家”、“除陋习、有素养、行文明”、“罗泾人看新罗泾”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农村群众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营造秩序良好、健康淳朴、文明和谐的民风乡风。坚持保护、培育与传承特色文化,相继建成丁婉娥、沈同衡和“罗泾十字挑花”三个陈列室,“萧泾寺传说”成功申报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泾镇农民篮球队代表上海市参加首届全国农民三对三篮球赛荣获乡村组第四名,不断挖掘反映村宅个性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和民间技艺,让村庄“各美其美”,彰显美丽乡村的乡土特色。坚持提升村民幸福生活获得感,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每两年为60周岁以上户籍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每年为全镇户籍人口购买综合保障险,逐步健全村级助老、助餐等便民服务,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
文汇报记者 赵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