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里出家门,离开上海又到苏州,在早春之夜喝了姜丝黄酒。饭罢,师兄说:到平江路吃杯茶醒一醒。于是三穿两拐,绕过连片枕河人家,撞进成片灯火辉煌。在许多苏绣、苏扇、旅游纪念品店面中间,忽见一家当门摊开百来种小人书。
望望两壁还有书架,鬼使神差,居然背手抬脚进屋去。书之不佳可以想见,倒也没有转身就走,因为师兄已经钻到店堂中部垂首凝视。凑过去一看,玻璃柜子里边有几部碑帖,并一个素白面子小册页。取出来翻翻,碑帖虽常见,倒是旧物,册页出自民国间东瀛文人之手。相顾讶然,这才细细打量周遭。高处挂了几块匾,墙边倚着竹杖。硬木书柜里三只笔海,散着七八支湘妃竹笔杆。居然是家古玩店。
细竹丝帘子后边传来一管北方口音,向师兄打问:看着面熟,可是在博物馆工作? 原是一位客人在和主家攀谈。店东很快探出身子,请我们也向两张玫瑰椅上坐,又客气着沏过两杯茶来。然后笑微微在水磨方砖地面上站个八字,拢了双手听两边说话。人不高,也不瘦,倒很匀称。脸上黑框宽边眼镜,上身黑呢对襟大衣,下衬着旧黑西裤,还蹬一双旧黑皮鞋。头发剃成锅盖,两弯细长眼睛,笑起来褶皱都向下抿。北方客人不久辞去,师兄倒与店东深谈起来。吴中盛文史,故家旧物多还有迹可循。有的归公藏,有的在民间,说来彼此都不隔膜。外行如我不好插话,只得支着耳朵细细听。
茶香细细,春夜漫漫,安徽人到苏州,做这行已二十年。七八年前开始跑日本,“还有不少好东西”。库房里很有些旧家具,如今又知道古代服饰也是好生意。问可有画么,“有”。起来走到对面桌角,捧出一个大轴头。打开一看,新裱的水墨池塘景,两只鸭子边上,款署屠琴坞。
师兄乔迁,要添张桌子,讲明数日后到仓库里拣拣。茶也淡了,我们要走。他又送出半个店堂。临了,点一点摆满小人书的巨大台面:“这就是一张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