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考的考生手拿复习资料,一脸轻松。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张鹏 见习记者 朱颖婕
昨天是2017年高考首日。早晨8时20分,上海市静安区市西中学考点的考生们陆陆续续走进考场。有的家长亲亲孩子的脸颊,亲切鼓励道:“加油!”送考的老师也与考生们一一拥抱。9点整,2017年高考开考铃声打响,全市5万名考生共同经历人生的一次考验。
2017年的高考,被赋予了多重意义———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也是上海“3+3”新高考政策实施的首年。而这一届考生多出生于1999年,是最后一届90后考生。
“个性更鲜明,对未来发展路径更明确”
昨天的徐汇中学门前,20多位身着统一的上海中学T恤的学生和老师前来送考。上海中学高三年级组长杨嵘说,这些同学大多是被国外大学录取或者已经保送国内大学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祝福小伙伴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在5月的等级考试之前,上海中学的学生们就自发设计了送考的徽章,上面写着“相信自己,相信上中”。
记者发现,这届考生大多出生于1999年,也就是说,这是最后一场90后高考。在杨嵘眼中,这些考生的个性更加鲜明,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路径更加明确,能够为了梦想不懈追求。“3+3”新高考模式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比如文理不分科,放宽了学生对兴趣学科的选择,学校还开设了许多选修课,让学生在不同舞台发现潜能。
在徐汇中学考点,送考队伍中,上海中学高三学生范峻昊、张之奕和鲁一逍格外引人注目。这三个阳光男孩在高中时期就获得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集训队,目前已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
记者发现,这三名男生都毕业于沪上公办小学,他们说学习奥数是兴趣所在,那种攻克难题后的酣畅淋漓是种享受。“寻找自己的兴趣,并为之付出努力,结果总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