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手机挂号、移动支付、“诊间确费”等服务,病人可以实现看病“全程零窗口结算”。瑞文摄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在手机上预约挂号,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完成移动支付,借助分时段预约和候诊排队提醒功能,看病可以“踩着点进诊室”;在医生诊室里,借助“诊间确费”,可直接去取药窗口领药,然后回家。这个理想的就医场景,在上海正慢慢变为现实。
多少年来,我们都在抱怨看病流程繁琐,存在多次排队、等候的现象。在医院排队等候总令人感觉不那么愉悦。上海从全局考虑,朝着那个理想的就医场景努力着。
2011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启动“门诊一站式”付费便民工程,瑞金医院、龙华医院等率先推行。患者只要将实名制预储值账户与个人医保卡绑定,就可以实现一次预存、多次使用,挂号、检查、药费结算都可刷卡解决。银行则根据“电子钱包”应用规范,管理病人在医院创建的实名制预储值账户。
2014年,申康又推进了上海“医联跨院一站付费”落地,包括第一人民医院等在内的27家三级医院率先运行跨行跨院“一站式付费”,通过设在这些医院的500台自助机,三级医院窗口排“长龙阵”的现象得到缓解。
其背后,申康不断加强与银联数据、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上海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单位的合作,对几大银行的“银医通”平台技术改造,建成了一张巨大的虚拟账户跨行交易处理平台。
有分析认为,上海推广就医“一站式”模式的同时,同步对医院就诊流程进行了近乎颠覆的再造。因为新的付费模式将挂号、就诊、化验、治疗、缴费、取药等环节联为一体,就诊时医生通过网上工作台,直接把信息输入病人就诊卡,病人只需在自助缴费机上刷卡操作,就可以轻松扣费。如今,上海医院里的“门诊一站式”已实现了就医“六自助”,即自助挂号、自助预约、自助付费、自助充值、自助查询、自助打印报告。
在此期间,上海各家医院还针对大众使用习惯推出了手机微信预约挂号、网上预约挂号、App预约挂号、支付宝挂号等多形式的预约挂号。这些平台上,还有了就医报告查询、候诊等候情况提示、健康科普信息推送,上海就此实现了就医“一网打尽”。
这一张大网犹如搭建好了信息高速公路,各家医院不断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创新服务。瑞金医院的“诊前确费”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正是有上海“门诊一站式”模式作为“最强铺垫”,这个“诊间确费”服务的患者体验度才会更好,不然“移动就医”还是存在很多“断头路”。
当然,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医疗资源依然有限,现有条件没法完全缩短“就诊链”,比如有些化验检查无法当日完成,病人还需要再跑一次医院。这里头,就需要医疗机构进一步总结、发现患者的就医“痛点”,创新服务,改造流程,让就医路更顺畅,让患者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