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课的教材往往很厚,可老师们常常讲得很快,半学期上完一本教材不足为奇;可中学的教材薄薄一本,很多老师却经常抱怨时间不够,教材内容讲不完……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教授在浙江海宁高中挂职担任校长时,近距离观察高中课堂后的疑惑。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后来把整套高中教材拿来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高中教材原来是块压缩饼干!谁都知道,压缩饼干不好吃,把教材的内容解压缩,让学生吃进去,还得吃得香,吃得愉快,这太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昨天,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工作会议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上,周彬提出的未来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问题,成为沪上学界人士热议的一个话题。
比起知识的学习和复现,知识应用能力更重要
未来的教师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这个问题正被很多师范类院校列为事关生存的同等大事。因为眼下师资招聘的最新形势,即便一些顶着“985招牌”的名牌师范大学,也感到忧心忡忡。
去年,北京人大附中招聘16位教师,最后和学校签约的新聘教师,没有一位是师范类专业出身。而在上海,从几年前开始,中学校长们对新教师在学科专业上积淀的重视程度,就超过了是否师范专业出身。
中学师资招聘所传递的用人动向,和当下正在启动的教育改革转型显然密不可分。
“十年、二十年设立的一些教育发展目标,现在都已基本实现。可为什么现在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家长仍有一种集体性焦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有了更新、更高、更多元的诉求。
比如,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教育要直面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一些被认为“经典”的教学形式都将发生变化。过去,课堂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教科书。但眼下,很多学校已启动新的教学改革:以教科书为代表的经典教材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正在变化,教材越来越趋向于课堂中的师生对话、经验对话、文本对话和文化对话。
在这次论坛上,有专家直言,目前很多学校的学科教师,从任职开始接受的多年培训,更适用于“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时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就是“双基”时代的典型口号。
而今,比起知识的学习和复现,知识应用能力更重要。随着我们的教育全面升级到追求核心素养的“2.0版”,一批老师亟需通过研修、培训,实现专业转型。
补上制度漏洞,提升教师学术起点
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卓越教师,师范院校这两年没少花心思。周彬介绍,今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生复试,就增加了一道门槛:对于上线的考生,在复试增设高等数学的笔试。但是,这个“门槛”一加,有8位上线的考生被“吓”跑了,其中不少人的笔试分数还挺高。
“我们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今后都是要去中学当数学老师的。但过去的研究生招生,在制度设计上更关注考生的教育学理论,相对忽视学科能力。”周彬称,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漏洞:部分数学等理科学得好的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下没有优势,而一些数学学得不好的学生,却有机会考上研究生,成为中学数学老师。
堵上这个制度漏洞,在周彬看来,主要是希望对外释放一个信号:学科知识是教师的学术起点,“起点不决定水平,但决定层级。”
在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看来,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基于校本的研修显得格外重要。她介绍,这所小学初中高中10年一贯制的学校本身就带着“实验”的性质,所以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有独特的要求。比如,通过培训,学校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能同时胜任四个角色:首先是一名教育的观察者,然后再是记录员、分析师,引导人。
“班级里有两个都考满分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的付出和学习过程是不同的,潜能也是不同的。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到底需要什么帮助? 基于细心观察,及时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这才是满足我们学校要求的好的老师。”徐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