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位学者、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欢聚一堂在这里研讨城市话题,事实上现在是全球化背景之下,城市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对城市的认同也发生了很大偏差。今天围绕这个题目来进行研讨实际上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如何来看待和认知城市,已经成为我们人类分歧点很大的一个共同话题。今天,我跟大家分享荣跃明所长给我的一个命题,就是城市应当有一些乡愁。
一、乡愁,属于精神层面的“永恒和不变”
2016年9月中旬,我与荣所长以及来自深圳、台北和香港的一些学者在台北参加四城文化论坛,大家聚焦人类城市化进程,共同围绕城市文化政策以及大数据与深价值展开讨论。在那个两岸三地四城论坛上,我发表了三个观点:
第一,城市是我们人类为自己创造的诺亚方舟,就是说城市是人类告别蒙昧蛮荒原始时代、进入近现代文明以来最伟大的创造,人是创造的主体,所以城市应该以人为本、服务于人,以此可以认定城市应该让人的生活更美好。
第二,城市不能为资本服务,更不能被资本绑架,不然资本逐利的本质属性就会使城市不断异化,给人们带来心里的焦虑与痛苦。2015年下半年以来大半年时间里,中国大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使大家看不懂、理不清、很恐慌,尤其是给80后、90后年轻人造成了一种绝望情绪,这引起了全社会的争议。
第三,城市是富人的,也是穷人的,应该和谐发展。比如从电视荧屏上看到,央视白岩松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采访奥运会时访问贫民窟,那里山坡上有未粉刷的红砖外墙简陋民居以及生活在破败街区的族群,他评论说这座城市是富人的,也是穷人的,就令人感到非常有人文情怀的观照。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城市叙事:记忆、想象和认同。从某种特定意义上看问题,城市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是我们的共同生命寄托与精神港湾。这自然引发出我要表达的关于城市的第四个观点:城市,应当有一些乡愁。
何谓乡愁?所谓乡愁,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精神层面中所固有的一种情绪、情感,也就是对家乡怀有的一种思念,这种思念达到一种忧愁层面,是带有忧愁心绪的情感与思念。有学者研究认为,乡愁,是与现代性相对应的产物。它不是一种终极价值,而是一种思维的起源。现代性是向前的,属于未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正如法国象征派诗歌先驱波德莱尔所言,现代性是一种过渡、短暂、偶然,是艺术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永恒和不变。乡愁,正是属于“永恒和不变”的那一半。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乡愁”非常著名,我们在台东生活美学馆走廊里的画廊里读到这首诗。我看到,这首诗是用中国传统书法笔墨书写的,在字里行间空白间留有很多签名和感谢,都抒发了到台东美学馆的感悟情绪。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人以四个人生阶段的时间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同时,诗人以空间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本是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非常感人。
二、城市,是人类乡愁的具象物化
作为可以从生物、精神和文化等综合层面定义的高级动物“人”,城市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创造物之一,是“人”的生活之源和精神之根。所谓的“乡”在人的生活中具有独特意义。“乡”既是广义的“乡”,你我的家乡、某一个村庄、某一个小城、我们的民族,也是实际的乡村、大地、山川、河流、树林、花草,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还指中国独特的文化意义上的“乡”,乡土、农业文明、亚洲文化、东方生活等。 ”乡”,不单有记忆之故乡、现实之故乡,不单在自然景观上有不同,更重要的是“乡”是“人”的生活之源和精神之根。从这种特定意义上认知,城市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故乡,是人类乡愁的具象的物化,是“永恒和不变”的情感寄托的载体。
比如说现在去罗马旅行会去古城,罗马的古城遗址真实地保留了灾难来临前人们生活的样子,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庞贝人开放活跃、富足愉悦、广泛交流的精神状态,洋溢着鲜活的人类生活气息。
像丽江古城,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会议认为,丽江古城“以其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具有特殊价值”、“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同意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过度的开发以及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气息,使人们开始质疑古城的命运。
像上海石库门,尽管现在上海现代化步伐非常快,但是石库门成为人们认识上海的一个缩影,成为人们来到这座城市寻觅历史文脉的一个标志性象征。现在关于上海形象推介的可视化标志,往往最有吸引力的并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具有安静温馨情调的石库门。
像上海著名的“三湾一弄”即潭子湾、潘家湾、朱家湾、药水弄,是上海开埠后曾经的难民来沪的第一站,成为上海成长史的见证,但是这些“老上海的痕迹”已经消失了,实在是有些可惜。如果在当年大拆大建中能够保留下一些“三湾一弄”历史遗迹,像今天的田子坊那样,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传承肯定具有很大价值。
像陕西韩城,古城城池始建于迄今1300多年前的隋唐时代,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故乡,历史风貌原汁原味,被世人喻为古城活化石。据说,韩城成为我国现存保护完好的唯一古城,历史人文价值极高,不少人类学家、城市专家作为样本分析研究。
三、快速城市化痛点:乡愁正在无情流失
我们通过这些案例的比较可以认识到,面对人类快速城市化进程,如果不注重对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或者是我们毫不珍惜前人留给给后人的遗存,那么城市就会成为我们“乡愁”的一个痛点,这是城市化、现代化带给我们的严峻课题。具体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
第一、成为故乡:史上最大规模人类迁徙。伴随着海陆空交通运输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人类迁徙、运行的时空转换能力非常强大,使人类大规模迁徙成为常态。现在每年春节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堵城”变“空城”。外地人返乡过年,一下子是原本拥挤不堪的城市显得空落落的,连家庭保姆也找不到,使城市与乡村成为互为因果的“故乡”。
第二、记忆消失:外观变得比人心更快。快速城市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不难发现城市外观的变化比我们的想象更快。现在每到一座城市,你如果想寻觅几年前、十多年前乃至几十年前留给你大脑皮层的记忆,已经成为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城市外在形象的变化远远超越了你的预期想象。这对人来说并不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而成为一种痛苦。所以,现在有一批文人在上海高楼大厦林立的大街小巷寻觅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邬达克建筑,像铜仁路上“绿房子”、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等,现在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存储人们记忆与怀旧的珍贵经典。
第三、面貌雷同:数百城市如同一母同胞。城市雷同,现在数百城市如同一母同胞,这也成为学界所关注和批评的现象,像央视的大裤衩和苏州的秋裤楼一模一样,城市同质化现象严重。置身于任何一座新建的城市,除了城市名称和店铺商号不一样,难以识别这座城市具有怎样的区域特征、个性风格和民族特色。
第四、“山寨”严重:克隆复制缺原创。在城市改造中,往往简单抄袭、克隆、复制前人他人的现成作品,造成山寨现象严重,缺乏个性化创意,更谈不上原创,安徽阜阳“白宫事件”就是经典案例。2001年,张治安升任颍泉区党委书记,开始实施自己筹划已久的“五大工程”,其中政府办公大楼外形酷似美国白宫,引发备受舆论关注的“白宫事件”,他也得了另外一个名字“白宫书记”。
第五、人文缺失:空城睡城鬼城无人气。人类建造城市是用来供人们居住的,可是现在一个令人伤感的现象是,城市发展非常快,一二线城市房价飙涨,三四线城市库存严重,一个共同点:空置率高。这就如影随形地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不少新城不聚人气,成为空城睡城甚至于鬼城,没有人的居住行为与活动痕迹,造成人文缺失。
第六、报复人类:城市病集中爆发。这种快速城市化进程违背了城市发展的内在肌理,造成对人类记忆的不尊重,所以现在城市开始报复城市的主体就是我们人本身,不少大城市集中爆发城市病。据《国家人文历史》记载,梁思成曾经对北京城有过一个预言,他说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
四、是城市改造人还是人改造城市
美国城市思想家、伟大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是“社会活动的剧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是各种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结”。基于这样的认知,芒福德在其最具影响力的著述《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中提出了生态城市愿景,蕴含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描绘了绿色、智慧、宜居的生态城市图景。芒福德特别强调生态城市中人的作用,认为“城市最好的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观点更为直白,他提出“城市的作用在于改造人”,认为城市是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格在此得以充分发挥,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新角色和丰富多彩的新潜力,“这些东西带来了法律规范、举止风度、道德标准、服饰、建筑等各方面的相应变化,而这些新变化最后又将城市转变成一个活的整体”。
关于城市以及人类与城市关系的思考和理解,可以说无数的先贤哲人、专家学者曾给我们提供汗牛充栋的珍贵认知,说到底,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言:“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如今,面对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对我们来说反而显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遥远,显得并不感觉到那么美好。如果说城市出了问题,那么可以说我们人类在城市化集体叙事上也许发生了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的速度太快,使我们对城市原有具象的美好记忆消失,使精神情感层面对城市乡愁的寄托无处安放;二是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充分有效地遵循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城市肌理没有得到有效的延伸和保护,由人类活动累积形成的城市文脉未得到应有的传承;三是体现城市个性特色的历史性旧建筑、标志性老街区、人文性遗留物等没有得到切实有效保护,城市延续的历史被割断了,城市厚重的记忆在消失;四是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缺乏地区特征、民族特点、个性特色,缺乏原创的克隆城市,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很难从情感上激发人们的想象,也就很难令人产生一种敬重与爱恋;五是过快的城市改造开发速度、资本追逐利润的粗制滥造,不难使人们随时随地感受到城市品质的粗劣低下,时不时给人一种遗憾的意念。这些现象的产生,说明我们人类的城市叙事出了问题。现在不单是学界,甚至生活在城市里的广大草根百姓,也都非常关注城市发生的问题。
事实上,在当今世界,关于城市这个话题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已经难以趋同。围绕城市话题有很多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乃至于人类治理的话题都值得研究。这些说明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城市这个物化的载体上,我们人类的城市叙事行为值得研究、亟待调整、纠正偏向、回归本源。
五、书写重构人类宏大的城市叙事
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并应该形成共识,那就是我们人类建造城市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城市也可以起发挥特殊作用,使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类变得更美好。这应当是一个正向互动的关系,如果成为反向作用的关系,那无异于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那么,围绕今天的主题,实际上我们应当严肃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书写与重构人类宏大的城市叙事?这里,我抛砖引玉提出个人观点,应该体现在“五性”:
第一、主体性: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就是探讨城市是一个什么玩艺?我们人类发展城市干什么?城市是我们人类为自己创造的诺亚方舟,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物化的载体,所以城市应该为生活在其间的所有人服务,而不能异化为为资本服务、为炒房团服务、为达官显贵服务,说到底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现在从中南海决策领袖到普通市民大众,都已经认识到城市应该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成为我们国家上下同欲的共识。
第二、历史性:注重历史人文积淀。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开发,都要充分注重这座城市在其漫长历史演变中人的行为,就是先人所留下的、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敬畏前人,所以我们在城市发展中也应该不忘初心,如果在破中立,不断在破坏中重建,那么城市的记忆就会受到破坏,城市留存给我们的人文传承、历史文脉、艺术想象、精神愉悦就会显得越来越少。
第三、丰富性:个性特色多姿多彩。就像阳关下的露珠具有不同色彩一样,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欧洲就体现得非常充分。我们到欧洲的城市里去旅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在传承历史人文的同时也极为注重个性化原创特色,所以很难找到类似双胞胎的雷同城市。如果不同区域的城市具有鲜明个性化特征,组合在一起城市群落就会成为丰富多彩的水墨画,令人们如痴如醉。
第四、科学性:延续塑造内在肌理。任何一座城市的演进发展都受制于建造这座城市的地质地貌、山水河流等自然禀赋,形成了特定的形态与功能。这就决定了在城市改造与更新中,要从自然、经济、政策等全方位角度,特别注重延续塑造城市的内在肌理,包括质感色彩、路网形态、街区尺度、建筑风格以及组合方式等,使城市保持原有的特征。
第五、艺术性:提供审美想象空间。城市既是人类生活工作的场所,也是人类艺术活动的舞台。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应该融入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艺术创造,给人们营造充分的审美想象空间。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让城市留住人类的乡愁,使城市让我们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以上是我跟大家的分享,谢谢大家!
文/何建华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此稿系在“2016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