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厅内这台织机根据出土的西汉年间织机复原而成。图为工作人员“情景再现”织布场景。(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纺织的起源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蚕桑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丝绸是国宝”,这是丝绸界老前辈、原浙江丝绸工学院院长朱新予先生留下的话,也让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时刻铭记。
“丝绸科技是古代创造发明中独特的一部分,养蚕的生物学知识、织机的机械学原理、染料化学等都是古代社会中的高科技。”坐在环境优美、修缮一新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中,赵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我们谈丝绸,必须在非遗的语境中。首先要挖掘保护丝绸的传统技艺,让千年织机、印染等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然后再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创新创意中,才能让中国丝绸再焕新机。”
丝绸首先是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丝绸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教民育蚕。在现代考古发现中,最早的丝绸制品距今5300多年,这比黄帝时期还要早些。到了商代,中国的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不仅制造出复杂的织机,而且制造技艺很高。”赵丰介绍,丝绸由蚕丝织成,是一种极其特别的动物蛋白纤维,与人体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棉花出现之前,其他如葛、麻等植物纤维织物从质感与舒适度上都无法与丝绸相提并论。
“从世界历史的层面上看,丝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很大,‘丝绸之路’已成为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代名词。”赵丰介绍,实际上,远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丝绸就已经是外国人最为欣赏的一种中国奢侈品。考古人员在埃及一处公元前1070年的木乃伊墓葬中就发现有丝绸。在秦汉以前,中国丝绸已经通过中亚大草原,到达了印度、波斯、希腊和埃及。丝路沿途的人们开始引入蚕桑丝绸生产,一直到波斯僧侣将蚕种带到君士坦丁堡,欧洲终于有了自己的蚕桑丝绸生产技术。从此,意大利和法国渐次成为欧洲丝绸生产的中心。近代蚕桑丝绸生产技术在欧洲发展起来,丝绸成为西方世界的时尚,风靡一时。
“丝绸本身是一种物质,是一种产品,或者说也是一种艺术品,但丝绸毕竟要靠人来生产,丝绸的生产技艺业已被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赵丰介绍,2009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批准,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保存保护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三省(浙江、江苏、四川)五市(杭州、嘉兴、湖州、苏州、成都)作为蚕桑生产的主产区和丝织文化的保护地,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包括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存在于杭嘉湖及四川、江苏等地,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让“死的”文物再“活起来”,把古老技艺传承下去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坊,一台两米多高的古老织机前两名女工正在“穿针引线”。“这是复原的2100年前西汉年间的织机。当时我国的织布图案已经相当完美,这台织布提花机的构造也相当复杂,完全复原了当时织布的情景,技艺也是当时的水平。”赵丰介绍,2012年,成都地铁3号线建设时,无意中发现一处汉墓,从中发掘出土了4部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随织机一同出土的还有木俑,这些木俑或立或坐,手臂的姿势也各不相同,根据木俑形态来推断,是一幅纺织工劳作的图景。根据这些木俑的身高比例,他们复原了当时织机的大小和工作原理,多次研究试验后终于按照当时的制作方法织出布匹。
“近些年,博物馆相继复原了宋辽至明清的织机以及少数民族的各种腰机,现在他们都可以‘情景再现’向参观者展示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博物馆不能只展示‘死的’文物,而应该让这些文物再‘活起来’。”赵丰介绍,目前织造厅有两位博士生带领5个助手,研究复原古代传统技艺,把这些古老技艺“活着”传承下去。
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早在黄帝时期,人们就能够利用植物的汁液染色。“近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还原了部分古老的天然植物染料。我们从清宫档案中查到乾隆19至49年,宫廷中染什么颜色、用什么染料、染料的消耗是多少等资料,按照配比把当年的染料配方整理出来,然后还原当时工艺,最后从当年的丝绸文物中分析检测对比最后确定配方。现在,这个配方完全可以印染出与当时完全一样的产品。”赵丰介绍,从还原古老的传统织布到还原印染配方,这些工作都很有意义。
“丝绸之于中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象征着荣耀和辉煌。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贝,传承和发展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赵丰表示,我们首先要挖掘保护文化价值,然后才能谈创新发展。
“传统文化+现代设计”是中国丝绸的方向
进入中世纪之后,中国逐渐失去了对丝绸技术的垄断,到后来,中国干脆以出口生丝为主。“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古老的中国丝绸工业首当其冲,17世纪中叶,里昂有一万四千多架织机在开工。在廉价的棉纺品冲击下,丝绸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机械缫丝代替手工,蒸汽动力代替人力。接下来,人造丝开始取代蚕丝。”赵丰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棉、麻、人造纤维的出现,替代丝绸的产品越来越多,在牢固度、舒适性等很多方面也超过了丝绸。
“现如今,丝绸想回到以前的辉煌已经不现实。能替代它的产品太多了,唯一不能替代的是它独有的‘文化元素’,这个元素最重要的就是天然性和传统文化。”赵丰介绍,印度、泰国、柬埔寨等地的丝绸主要的特点就是天然和随意性。比如泰国的泰丝,最好的就是纯天然产品,丝线从抽取到印染都是纯手工操作,不能借助任何电动工具。每一件丝绸都与众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因此招人喜爱。
“目前国内丝绸,很多产品做得不错,但缺少的就是设计和创意,生产出来的产品走不进现代的时尚圈。此外,设计版权很难受到保护,看到谁的产品好就一哄而上一起模仿,这也打击了创新意识。”赵丰表示,G20峰会期间很多丝绸产品作为国礼,其最大的成功便在于设计,虽然创新里面也有面料创新,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的丝绸就应该是传统文化加现代设计,让传统丝绸文化融入老百姓的时尚生活中,中国丝绸才能再创辉煌。
(本报杭州2月2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