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但对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程度与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明显不相符,甚至可以说非常落后。”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在小组讨论间隙向记者表示,垃圾综合治理这块“短板”很需要补。
这块“短板”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关注。在市人大代表建议处理系统中,记者看到,来自黄浦、浦东、杨浦等代表团的多位代表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垃圾综合治理”上。马进只是其中之一。
上海自2011年起,连续五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据统计,截止2016年11月底,本市垃圾分类已大致覆盖居民480万户。但在垃圾全过程管理的体系构建和机制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政府在号召,很多老百姓也在配合,但垃圾车一来又装在一起了。”马进表示,居住区物业驳运及中转环节的混装混运现象突出,大大打击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黄浦代表团姚海同代表的建议《关于加快湿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切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建议》是系统里的001号建议。他也提到,上海的垃圾分类处置系统尚未很好地建立起来。分类出来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和出路问题至今尚未根本解决。分类出来的湿垃圾基本上经过压水以后最终还是和干垃圾一起处理。居民的分类工作就前功尽弃了。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转发市绿化市容局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垃圾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7000吨/日。
但从目前湿垃圾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情况看,这项工作尚未引起方方面面的足够重视。姚海同代表分析,目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路径和标准、工程设施规划选址落地等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处理利用设施建设进度并不理想,按此进度,到2020年目标恐难实现。
对于垃圾综合治理的难题,人大代表们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分类标准要更细化更合理,回收时间、运输方面也需要更进一步规划。”马进代表告诉记者,目前垃圾运输是按照具体重量来进行补贴。对于回收干垃圾的人员来说并不划算,也就缺乏动力。
此外,马进代表还提到,近几年开展的“五违四必”工作和河道整治工作,在垃圾处理环节,都缺乏垃圾综合利用的思维。如大量的建筑垃圾无处堆放,接下来的河道清淤工作又会出现大量河堤淤泥无处堆放的困境。因此,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提前规划,对于建筑垃圾和河底淤泥的再回收利用方面多加考虑。如将建筑垃圾与道路改造结合,淤泥堆放与园林绿化结合,循环使用,一举多得。
姚海同代表则建议,市级层面要加大全市湿垃圾处理利用设施建设的统筹推进力度。市绿化市容、发改、农业、质监、规土、环保、食药监等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湿垃圾末端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加快明确湿垃圾处理利用的技术路径,加快制定湿垃圾资源化产品标准和支持政策,共同促进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品循环利用。同时也要加强日常管理,杜绝居住区驳运环节混装、混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