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PM2.5年均浓度较往年下降15.1%,比2013年下降27.4%,提前实现了PM2.5浓度比基准年2013年下降20%的短期治理目标。”市政协委员、市环保局副总工程师柏国强几乎一口气说完了这串数字,希望从侧面说明上海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是,各方还要加大力度改善空气质量,使大家能够呼吸到更清洁的空气。”
抓住源头有的放矢
要改善空气质量,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柏国强认为,上海首先要牢牢控制住燃煤污染,实施清洁能源。目前燃煤主要集中在电厂,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高标准改进措施,降低排放量。
其次,在机动车方面,上海已经完全淘汰了黄标车,下一步的整治重点是大型柴油车、集卡等重污染车。此外,航运污染已成为继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企业排放之后第三大大气污染源。柏国强透露,未来将依托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在四大核心港口同步推出低排放控制区的建设。
扬尘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老百姓关心的身边环境问题。近年来,上海加大了各种扬尘产生原因的控制力度。目前,上海的扬尘监测网已基本覆盖了主要工地和主要道路,同时建立了考核机制;相信通过各方面的规范措施和监控管理,城市建设中的扬尘会持续得到控制。
研究预警提前量
2014年,上海发布《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柏国强表示,随着大气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原预警启动条件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空气质量形势,应急响应措施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新版预案因此在2016年底出炉。
新版预案没有改变四级预警分级,但调整了预警启动门槛,同时丰富了各级预警对应的应急响应措施,让预案的启动更贴近实际空气污染情况。比如蓝色预警的新预案增加了一个启动条件:未来一天空气质量指数(AQI)在151到200,且可能出现短时重污染,也可以启动蓝色预警。
柏国强透露,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提前预警启动条件,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今年基本消除黑臭河道
上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区,水环境治理一直是环境保护重中之重。柏国强介绍,上海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水源保护和加大河道水环境整治;与此同时,上海在长江和黄浦江建成了“两江并举”的水源地,从开放式的取水变成了全部从水库取水,确保饮用水安全。
在河道治理方面,上海加大截污纳管和污水厂提标改造力度,加强河道两岸整治,基本取缔了不规范的禽畜养殖场,水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2016年上海河道水环境目标达标率较2015年提升22.6%,劣五类水体降低22.4%。
但水环境质量改善仍有较大空间。柏国强表示,随着“水十条”发布实施,上海将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目标是2017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河道,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除了所有污水处理厂将达到一级A以上排放标准等重点治理措施以外,今年将建立“河长制”,全面开展631公里黑臭河道的整治工作。
文汇报记者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