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1日,根据上海市市民意见修改后的出租车、网约车和合乘车三个文件,正式颁布实施了。随着这一系列新规的制定、公布,近一段时间以来,规范网约车所引发的话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见诸网络的声音中,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网约车司机和乘客,对于新政持有保留意见;而大部分城市建设及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普通市民,则是对网约车的合理合规发展前景乐见其成。当然,发声表达观点的始终只是部分人,从整个社会着眼,还有更多“沉默的大多数”。这一大批人之所以“沉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在于,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并不是网约车,而是地铁、公共汽车等一般意义上的公交系统;此外,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可能并不完全掌握互联网技术,可以从互联网渠道收获信息,却无法在互联网领域表达诉求。
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可能只照顾少部分人的诉求,而是要对政策目标进行排序,确定哪些目标要优先保证,哪些目标只能统筹兼顾。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就是人多、车多、道路资源稀缺。上海交通方面的公共政策,必须优先保证广大市民基本的出行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统筹兼顾私密、便捷、舒适等其他个性化需求。因此,城市交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只可能是“公交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