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栋)自上海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来,截至11月底,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4%、13.6%、41.6%,全市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白少康介绍了本市开展道路交通大整治进展情况。他表示,大整治虽取得明显成效,但与真正形成现代城市文明交通环境还有不小的差距。下一步,上海将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为契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交通大整治,健全常态长效机制,让上海的“交通秩序之美”成为常态。
从严加强综合交通管理,是上海当前城市治理补短板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交通大整治开始之初,上海警方在实地调研分析后发现,造成道路交通秩序混乱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面广量大的交通违法行为,由违致乱、由乱致堵、由堵致噪(乱鸣号)。白少康表示,此次整治改变了以往单纯靠“人海战术”维持秩序的做法,把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作为大整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乱鸣号、乱停车、乱变道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持续精准发力。
秉持“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整治理念,上海坚持全覆盖整治、零容忍执法,不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全市无论什么区域、无论什么违法行为,都要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同时,常态保持整治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把交通大整治作为中心工作、常态工作,实行每日调度讲评、每日通报情况、每日专项督察制度,始终按照“思想不松、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声势不弱”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整治措施。
白少康介绍,上海警方采取最严查处措施,向社会释放依法严管的强烈信号,通过查处违法行为立法律规矩、正尊法风气。“我们全面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发现、查处力度。强化摩托化执勤力量动态巡查执法,每天投入1000余辆摩托车组成流动执法单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乱停车问题,创新推出漆划黄色标线的措施,对违法停车行为以‘违反禁令标志、标线’处罚款200元并记3分。”
同时,上海警方还充分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执法效能。依托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排摸交通堵点,试点利用电子警察查处乱鸣号,把派出所治安监控设备纳入交通管理体系,进一步织密非现场执法网络。在全局3300辆警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并动员公务车、公交车、社会车辆安装行车记录仪,同步开通交通违法视频举报平台,目前共收到视频线索3.5万余条。先后推出“快处易赔”微信公众号、“上海交警”App、交通违法信息短信告知系统等,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整治出成效,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引领作用。白少康表示,结合大整治执法实践,公安机关加强立法调研,为市人大修订《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提供支撑,拟修订条款数超过八成,被称为“上海史上最严交规”。接下来,上海还将进一步强化依法严管措施,持续加强日常严管严治,不间断开展全市统一整治行动或区域性、阶段性的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高压整治态势;不断扩大非现场执法覆盖面,加快推进“电子警察”监控设备建设,拓展“电子警察”执法种类等。同时,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重点围绕修订后的管理措施、处罚标准、执法手段等内容,开展全方位宣传,凝聚社会共识,充分营造新条例实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