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预案》有何变化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新版《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本月初正式实施。过去10天,上海两次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如按旧版《预案》,这两天的AQI(空气质量指数)都不足以触发“蓝色预警”。可以说,在实施的最初阶段,新《预案》的效应已显露无遗。
降低预警的触发门槛,尽可能提前预警的启动时间,在污染预警发布后采取更大力度的减排措施,这是2016年版《预案》所带来的三个最主要变化。昨天,市环保局首次对外介绍了《预案》的相关情况。
预警触发更容易
前一个版本的《预案》于2013年底发布,2014年1月开始实施。根据记者看到的红头文件,新《预案》在上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已于12月2日正式印发,并当即开始实施。新《预案》沿用了此前“蓝、黄、橙、红”四级预警分级体系,但降低了启动门槛。
最显著的变化是最低档的“蓝色预警”。原触发条件为“未来一天AQI在201到300之间”。也就是说,除非AQI进入“重污染”区间,否则不会发布预警。但新版《预案》却规定,如果未来一天的AQI在151到200(中度污染),但只要预报认为“可能出现短时重度污染(即AQI大于201)”,也可发布蓝色预警。实际上,这使得“重污染预警”也可以在某些中度污染的日子发布,且符合“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字面含义。
12月以来,上海已在5日和9日清晨两次发布空气污染蓝色预警。回顾这两天的污染预报可以发现,当时的AQI预测值都未达到“日均200以上”,也就是说不符合旧《预案》的“蓝色预警”启动条件。
对此,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新《预案》的修订原则,就是为了适应当前大气治理不断深入、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的形势,旨在进一步保护公众健康,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市环境监测中心表示,在旧版《预案》执行的三年里,上海先后启动了8
次预警。然而,根据新《预案》对这段时间AQI实测值进行复盘,该中心发现,上海会触发25次预警,是原先的3倍以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未来的预警频率也会成倍提升。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空气质量已有显著改善,新《预案》不至于让预警太频繁地启动。
发布时机更提前
实际上,除了“黄色预警”基本没有变化,新《预案》中,其他各级预警的门槛都有所降低。
原先触发“红色预警”的条件是“AQI大于450”,现在则降低为“AQI大于400”。市环保局解释说,按目前本市空气质量状况,AQI几乎已不可能达到450,为了尽可能发挥“红色预警”的作用,因此需要降低启动门槛。
“红色预警”启动的AQI下限调低,自然会影响相邻的“橙色预警”触发所需的AQI上限。但新《预案》的调整不仅于此———原先发布“橙色预警”,要求“未来一天AQI在301到450之间”,新《预案》在保留该触发条件的同时,还新增一条:“未来三天(含)以上
AQI在201到300之间”,也就是在AQI峰值之外,增加对重污染过程持续性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预案》,预警的触发时机也会较以往有明显提前。实际上,新旧两个版本的 《预案》,对AQI的定义有微妙差别:旧《预案》参照的AQI指标是“过去24小时均值”,而非当下现状;但新《预案》则将“实时AQI”作为判定标准,要求更精细地捕捉未来趋势。
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表示,这一改变有望使污染预警发布的时间提前10小时或更多,可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污染比预警来得快”的局面。
伏晴艳坦言,正因为这一微妙变化,新《预案》对AQI预报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但她同时展示了环保部门的信心。她透露,最近一段时间,上海空气污染的预报能力、特别是短时AQI的预测能力有了显著加强,准确率提升了约20个百分点。这也是新《预案》发布实施的重要前提。
预警后烧烤都被禁
空气重污染预警的发布,归根结底
是为了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而在新《预案》中,就包括了一大批强制性举措。
比如,从现在开始,只要上海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无论预警是什么颜色,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就将在全市范围内(不仅是外环以内)被禁止,这也是新《预案》 中引人注目的一项新增强制性措施。同样,露天烧烤也将在新《预案》中被严格限制,只要有“蓝色预警”发布,就必须收摊。
当然,新增的污染物排放禁令主要针对的还是工业企业。在旧版 《预案》中,需要减排的只有五类企业:石化、钢铁、化工、焦化、水泥;但新《预案》则增加了造船、印刷、有色、建材、医药、家具制造甚至电子信息行业,按照预警等级的提升,这些行业将逐步进入限产、限污甚至停产。
但应急措施并非全都是“当头棒喝”,特别是对学生和家长而言,新《预案》会带来更多利好和便利。据记者观察,新《预案》首次明确提出,自“蓝色预警”发布,迟到、缺勤学生就不作迟到或旷课处理;而其他从停止户外活动到停课等措施,则与旧版《预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