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现象:文学也好,电影也好,只要在西方获得了奖项,有人就会欣喜若狂;似乎只有在西方获得了奖项,大家才会认为那是好的作品。为什么我们的艺术水准、风格样式要由别人来认可!舞台上,凡是国外的就一味吹捧,国内的就吹毛求疵。好像外来的一切都好,本土的一切都差。这个态势非常不好!
■文汇报特派记者 邵岭
近年来,随着戏剧节在国内遍地开花,包括铃木忠志、彼得·布鲁克、约恩·福瑟、陆帕等在内的一批国际戏剧大师和他们的作品纷纷来到中国,打开了国内戏剧界和观众的视野。然而,在面对这些引进作品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盲目崇拜乃至膜拜引进作品,并以其为坐标来批评国内的戏剧作品。在本次文代会上,这一现象引起了戏剧界人士的热议。他们提出: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就是不要盲目以西方标准来评价中国的文艺作品。
话剧导演、北京人艺院长任鸣注意到一个现象:文学也好,电影也好,只要在西方获得了奖项,有人就会欣喜若狂;似乎只有在西方获得了奖项,大家才会认为那是好的作品。“为什么我们的艺术水准、风格样式要由别人来认可?”在任鸣看来,以西方的话语、西方的标准来评价中国自己的文艺作品,而忽视自己的评判体系,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由此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的舞台上越来越多地出现向西方看齐的模仿之作,甚至削足适履,导致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的原创作品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西方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是否意味着绝对先进? 在不少戏剧界人士看来,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实际上,中国的艺术传统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完全可以与西方艺术平等对话,并为世界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2014年和2016年,北京人艺两次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演出,分别带去了原创剧目《我们的荆轲》和《知己》,都在当地受到了热烈欢迎,用东方美学讲述的东方哲学以及东方戏剧的舞台呈现,都让俄罗斯观众感到着迷。
更不要说中国的戏曲,无论是表演观念,还是表达方式,都比西方戏剧要丰富得多。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说,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对话,需要交流,需要知道世界艺术正在发生什么。文化发展不能自我封闭,只有建立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立足本来、吸收外来、开创未来。但引进国外戏剧作品的目的,是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提高我们的借鉴能力———毕竟话剧在中国的历史相对比较短。然而现在,“凡是国外的就一味吹捧,国内的就吹毛求疵。好像外来的一切都好,本土的一切都差。这个态势不好。”在宋宝珍看来,承认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引进西方作品不是为了把中国人的艺术变成西方文化的分支,而是丰富我们自身的文化;不是为了让我们在别人的作品面前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忽视自己的优势,而是在借鉴、吸纳、消化的过程中变成对我们有利的营养成分,激发我们的创造能力,增强我们的艺术竞争力。“只有对话和交流,我们才能够彼此了解、相互借鉴,但前提是要用理性客观的眼光看待外来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公正更有自信地创造自己民族的现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