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十月文学院正式开院。步入院内,巴金、老舍、曹禺等40位中国现当代知名作家的头像分列两翼,以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这一北京文学新地标。图为院内一翼。本报驻京记者周渊摄
29日,位于北京佑圣寺的十月文学院迎来了一群诗人和文学爱好者。诗人欧阳江河率先分享了他的 《看敬亭山的21种方式》,这标志着“诗歌与城市”朗诵会的开启。中国诗人与来自美国、亚美尼亚、波兰等国的青年诗人汇聚一堂,吟诵、交流各自的诗作。
作为“北京十月文学月”的压轴活动,整个十月,京城徜徉在文学的氛围中。随着12日十月文学院正式开院,“呼唤北京文学的高峰时代”文学论坛、“《十月少年文学》 创刊仪式”、“叶广芩京味文学创作研讨会”、“京津冀文学论坛”5场重磅活动,以及文学讲座、作品研讨、新书发布、诗会等80余项文学活动相继展开,文学爱好者们迎来一场盛会。
十月文学院:北京文学新地标
十月文学院的“总部基地”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公园内,院落面积近2000平方米,古朴的四合院与浓郁的文学气息融为一体。步入院内,巴金、老舍、曹禺等40位中国现当代知名作家的头像分列两翼,以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这一北京文学新地标。
小院被划分为六部分空间:可容纳50人左右的“十月讲堂”,日常可举办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十月展厅”将展示现当代中国经典作家的创作手稿、信札、书画、生平图像等,目前“文脉———十月文学回顾展”正在展示《十月》 杂志自1978年创刊以来的种种;“十月客厅”是创意策划和交流合作的场所;“十月沙龙”则是学术研讨会所在;“十月笔会”内,博古架、画案已摆放停当,可尽享文人雅兴;“十月书坊”内,千本中外名家作品可供读者阅览。
十月文学院院长、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告诉记者,十月文学院是对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十月》杂志社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多年积累的优质品牌、作家和内容资源的“立体开发”,“文学院的定位是为作家服务的平台、文学与艺术对接的平台,更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平台”。
开院以来,十月文学院坚持面向普通人开放的原则。身为“总管”,十月文学院副院长、作家赵兰振感慨地说:“文学院只有5名工作人员,之前我们担心书会丢失,但现在就连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维持着原样,附近闲逛的大爷大妈一进门便肃然起敬,可见文学的力量能滋养人心。”
“作家居住地”: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总部以外,“十月作家居住地”计划早在去年就已拉开序幕。拉萨、布拉格、爱丁堡、加德满都等多地成为作家们诗意栖居的场所,他们可在当地生活、采风一个月或更久。作为服务作家的举措之一,该计划并未规定创作任务。
作家吴雨初、韩少功、马原,已从布拉格“修行”归来。吴雨初深感布拉格到处都有故事:“我到了不少地方,卡夫卡上班的公司、赫拉巴尔打工的地方、哈维尔常去的酒馆……”在“前所未有的安静的”创作环境中,他写下了散文《访乌金》。
欧阳江河将其誉为“功德无量的好平台”。他告诉记者:“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访问,而是让作家深入当地,与当地汉学界、出版界、海外读者和媒体广泛而深入的接触,对作家的创作是一种滋养,更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对外交流方式。”
曲仲表示,以十月文学院为号召,为与作者保持更紧密的联系,下一步还将建立网络文学、长篇小说等11个创作出版中心。报告文学创作出版中心目前已邀请作家创作反映改革开放的纪实文学,“宁肯的‘中关村纪事’、徐则臣的‘大运河’、唐朝晖的‘首钢’等一系列作品正在创作中”。文学院还将致力于文学创作与影视版权、艺术品开发等方面的对接,并将逐步开发海内外联动的“文学旅游”等项目。
文汇报驻京记者 周渊 (本报北京10月3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