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不断、永远生机勃勃的周小燕先生(文汇报记者 谢震霖 摄)
与心爱的学生同台放歌(文汇报记者 谢震霖 摄)
文汇网讯(记者 顾军)赵兰英著《她是这样一个人——周小燕传》(修订版)近日由文汇出版社推出。这是一部关于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周小燕百年人生的传记,曾深得传主认可和喜欢,全书独辟蹊径,从歌唱、教学、 学生、思想、个性、婚恋、家庭、生活等多重视角,以细节入笔,全景展现了一个阳光向上、明晓事理、幽默快乐,大爱无疆的周先生。
作者简介
赵兰英: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专于一地,专于一行,专于研究,自成一派的特色,书写上海的“艺文志”,闻名新闻文化界。曾经采访与报道巴金、贺绿汀、刘海粟、陈伯吹、赵家璧、张乐平、沈柔坚、袁雪芬、马承源、王元化、谢晋、白杨等文化界大家,并与他们结下深厚感情。出版有《一个记者笔下的文化人》《文化咏叹》《感觉巴金》《与巴金零距离》《访问上海文化名人》《文化繁荣的追寻》《文化印痕》等著作。
书摘
生命不息的她:周小燕最后的日子
2015年8月28日,与女儿张文(左一)、儿子张本(右一)在复兴西路老房子前留影
2015年8月28日,回家过最后一个生日
2015年3月28日,奚美娟在医院看望周小燕先生
2015年5月6日下午,在上完了给学生的最后一节课后,她从容地住进了医院。其实,病兆在一年多前就出现了。有几次去看她,问起身体怎么样?她说,别的没有什么,就是老拉血。问她去医院了吗?她说,去过,查不出什么。然后,又不当回事地开心地说这说那。她自己没有想到,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竟然,这次住院,她没有再回来。
曾经,多次她对作者说:一些有才华的学生因经济而“最不想看到的是,辍学。他们都是国家的人才呀。”为之,她以种种方式不知帮助过多少困难学生。她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关心关爱并且资助,那些有艺术特长的贫困学生,和贫困地区那些孜孜矻矻坚持艺术教育的老师们。周先生认为在贫困山区播撒艺术种子的老师们,特别不容易,那是一种大爱,是一种奉献,是一种牺牲。因此,她想建一个公益基金,能够让贫困地区那些有艺术特长和爱好的师生们,有安心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几次拜访中,她都和作者谈起过这事。
2015年4月27日,也就是先生入院前10天,以她的名字和丈夫张骏祥名字命名的“祥燕艺术教育公益基金”成立了。这天,周先生和上海华侨基金会签约,祥燕艺术教育公益基金挂靠华侨基金会,独立运行。如何运行?如何真正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这是住院后,周先生想得最多的一件事。
2015年9月下旬,作者去医院看她。正好她的女儿张文也在。周先生又一次提到这个基金,说希望能走好,希望有更多的人支持,也希望作者能帮助出出主意。
“祥燕”,吉祥的燕子,将辛勤地把艺术的种子播向祖国山川,将无私地把真与美沁入人们心坎。据悉,“祥燕基金”已经成功在黑龙江省克东县建立起远程培训系统,全县从事音乐、美术、体育教育的老师都有机会从这里接受艺术的滋养,从而得到艺术的升华。还有更多的周先生学生和有识之士,向基金注入力所能及的资金,以期源源不断,生气勃勃。
从入院到去世,周先生在医院住了将近10个月。每天来探视的人络绎不绝。可是,任何时候,没有人从她身上看到痛苦,看到绝望。留给人们的,永远是她的美丽,她的雅致,她的微笑,她的快乐,她的童趣,她的睿智,她的幽默,她的胸怀,她的执着,她的朝气,她的不息生命。
那一天,李秀英接到张本打来的电话,说妈妈希望她去一次。秀英赶到医院,周先生已经静静地坐在那儿,化了淡淡的妆,整洁清朗,脸色凝重。这是怎么了?从来,先生都是一脸的灿烂
笑容。没说上几句,周先生转过脸,看也不看她,说道:“我的学生打算交给你了,你来教。”然后,将学生的特点逐句逐条地说给秀英听。秀英没说话,抑制不住,轻声哭了。一旁的保姆小张也哭了。先生不语,但是,眼里含着泪。秀英忍着悲痛,说:“老师,你说啥呢?我帮您先带着,等你好了,再回来教。”周先生说:“你教吧,我相信你。”第一次,周先生在学生面前露出着急的神态,说道:“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也好不起来,从来没住过这么久的医院。”秀英的心像被针扎过一样,痛得厉害。
每次来看老师,老师和秀英说得最多的就是教学。如何挖掘学生在演唱时的内心情感?怎样解决声乐技术上的一些疑难杂症?周先生掏心似地把自己的所知所得,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2015年底,周先生托秀英带教的学生,将角逐全国金钟奖。秀英将学生的录音带到病房,请老师再指点一下。她欣然戴上耳机,晃着身子,陶醉地笑着,说:“有进步。”秀英说:“压力很大。 ”她继续说:“整个声音感觉好多了,不飘落下来了。”在生命的最后,她关心的仍是事业,仍是学生。
在她近70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来,她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不能教了,会病了老了。手术以后,人非常难受,一点也不想吃,可是为了尽早恢复,她积极配合,尽量多吃。稍稍有点精神,她就打坐练气功。她巴望着,早点能回到她那最棒的“窝”。有一天,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陈东去看她。陈东将自己戴的项链挂到她的脖子上,她孩子般地说道:还是热的呢。 “哎哟,”她让陈东抬脚,让她看看她脚上的坡跟鞋。尔后,轻声在她耳边说道:“这次怕是难闯过去了。如果能走出去,你陪我逛街去买鞋噢。”热爱生活的她,在病房里,只要能起来,总是穿着她的高跟鞋,化着淡淡的妆,给人以一种精神上的感染,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2015年12月,圣诞节后,周先生的病情急转直下。
天津演出回来后,秀英给保姆小张打电话,说想去看望先生。小张说:“先生昏迷着。”秀英说:“昏迷着,我也要来。”秀英来到医院,奇迹出现了,她竟然醒了。双眼定定地看着秀英。小张说:“先生的眼睛好久没有这么亮了。”秀英抚摸着老师的脸,轻声说着:“老师,您还是这么美丽,您永远美丽。我一定尽力做好所有的事,无论是唱,还是教。”秀英与作者说到这一幕,眼里含满了泪水。她说:“我说的,老师都听见了。那时候,老师的脸红扑扑的,没有一点皱纹,就一个大笑脸。没有想到,这是我和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
王作欣是她80年代中期和王品素教授共同的学生,1992年在美国获得音乐博士学位。她高兴地写信致贺,并鼓励她回国教书。第二年春天,王作欣在她的感召下,回到母校执教。王作欣最后一次去看老师,老师已经无力说话了。但是,那双充满深情的眼睛始终望着她,脸上露着孩童般的微笑。当她再次睁开眼,看到王作欣还守在旁边时,突然冒出了一句充满了惊喜的话:“啊,你还在啊!”这句话也让身边所有人感到一阵惊喜。随后,她无声地拉起王作欣的手,放在嘴边不断亲吻。王作欣后来撰文写道:“在生命的最后,她还不忘隐藏痛苦,把快乐和爱带给别人。”
2月8日,是农历大年初二,廖昌永去看先生。她已经陷入昏迷。可是那双手还不时地高高举起。廖昌永说:“就像平时跟我们上课一样,双手挥舞,打着各种节拍,激情四溢。”2月23日,正月十六,廖昌永和学院林书记去看她。她还在不时地挥着双手,像是在打节拍。廖昌永贴着她的耳朵唤道:“先生,我是廖昌永,是小廖。 ”听到学生的呼唤,她又一次艰难地睁开了眼。廖昌永蹲在床边,轻轻抚摸她的双手,轻轻理着她额前的头发,轻声说道:“先生,你好好在这儿休息,你会创造奇迹的,你会好起来的。”站起身来,廖昌永说:“我感觉,先生在昏迷中,还在为学生上课呢。 ”临终前,廖昌永又一次去看先生。也许是回光返照,那天,她神志还清醒,让廖昌永告诉她学校和声乐系的一些情况。廖昌永说:“先生将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对学校和学生的眷念,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月,大部分时间,她都处在昏睡中。这天早晨,她看到了病房里儿子的行李。明白儿子要走了,一个上午,她都努力撑着,不让自己睡觉,过一会儿就摸摸儿子的手,过一会儿就摸摸儿子的手。儿子向她告别时,她吃力地问道:“一直想问你,但又不敢问,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儿子强忍着泪水,说:“回去请好假就来。”她又安慰地说道:“你放心地去好了,我会好起来的。”这是她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一个月后,张本回来,母亲已经不能说话了。唤她后,她的两眼微微睁开,温和地看着儿子。随后,那慰藉的目光,再也不愿离开儿子,随着儿子的身影而飘动。
3月3日23点左右,弥留之际的她,忽然睁开了眼,看着床边的每一个人,眼角流出了泪珠。张本握着母亲的手,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妈妈,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巴黎,去看你一直想去看的母校,在你开过独唱音乐会的剧院听歌剧……”
3月4日凌晨零点32分,在儿子的轻声细语中,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一代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周小燕,告别她热爱的土地,告别她挚爱的亲人,告别她心爱的学生,告别她钟爱的事业。
震惊、悲痛,断肠、肠断。各大媒体,传统的、新型的;全国的、地方的;纸质的、视频的,都以大量篇幅怀念、追忆她,持续一个多星期。
“九九归一朗月升,白云何处不传承?人间自此音萦绕,玉帝清晨请夜莺。”(吴霞启)
“敬业何如小燕周,春蚕丝尽死方休。歌喉应未随人老,但哺英才入一流。”(邓明)
“先生是永远不倒的女神,留下的财富够我一辈子体会和继承。”(王作欣)
“先生用她百年人生中不断凝聚的精华,以艺术家的方式献给社会大众,以教育家的方式传给学生。她的人生旋律将永远荡漾在我们心中。她的人格品质,她的大爱情怀,她的艺术精华,她的为人师表将永远留在人间。”(韩莉平)
“先生把一生铸就的音乐之爱,留在春天的世界:把音乐之美,种在人心的春天里。”(方琼)
“不能解释,不可思议,在生命的最后,各种机能已经衰竭,先生还是表现出一种健康的有生机的由内而外的美。太神了,先生不死。”(刘红)
“永远难忘先生在巍巍长城上咏唱的《长城谣》,那不是一首歌,那是一个民族血脉中永驻的灵魂!”(王友)……
3月5日,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审议结束后与代表一一握手道别。出席会议的廖昌永,有机会向习总书记报告了周先生去世的消息。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已经知道了,周老师是我和我爱人崇敬的人,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3月10日上午,龙华殡仪馆大厅,各界人士送别周小燕先生。在她逝世后的“头七”里,她的亲人、学生、友人、同事,天天为她守灵。大厅里,她的巨幅照片,被挽联相拥,上书:“生命有时种植桃李遍南北,音乐无界自成一派贯东西”。20岁那年首唱的《长城谣》,在低回。电子屏幕,将她的音容笑貌,留驻人间。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送来了花圈。在层层叠叠的花圈、花篮中,有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国家领导人的,有魏松、张建一、廖昌永、王作欣、李秀英等弟子的,也有许多不知名的平民百姓的。吊唁大厅前的广场上,拥满自发而来的各界群众,有的手持鲜花、照片,有的捧着撰写她的书籍,有的举着写有“先生,一路走好”等字句的挽联挽幛。沉痛和不舍,写在每一个送别者的脸上。
学院林书记扼要介绍了周先生生平事迹。张本代表家属致辞:“如果人生真有来世,妈妈,下辈子我再做你的儿子。”张本的哭诉,有一种撕心的痛。大厅里,传来一片抑制不住的抽泣声。
深深地,三鞠躬,人们手持生前她喜欢的红玫瑰,轻轻地放在她的身旁。鲜花簇拥中的先生,安详典雅,像是在沉睡,又像在梦中。
当天下午,先生的骨灰落葬青浦福寿园。
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周先生远离我们了吗?没有,她的生命不息,精神永存。秀英每天去学校上班,路过复兴路先生的家,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眼那幢熟悉的大楼,总觉得老师还在家里,还在忙碌着,还在给学生上课呢。琴房的钢琴架上,放着秀英和老师的合影照。每天来练声,她总要对着相片说一句:“老师,我唱给你听。你出远门了,我长大了。我会好好教,好好唱的。”
思念,是一种痛苦;思念,也是一种成长。秀英每每想到老师的过去,哭着哭着会笑起来,笑着笑着会哭起来,更多的是一种敬佩,一种感恩,一种成长,一种幸福。1995年,周先生给她题字:“不要多吃,不要多睡,不要太可怜自己。”2007年,周先生给她题字:“秀英,还是那句话:不要多吃,不要多睡,不要太可怜自己。”秀英说:“第一次题字时,我还是一个学生,发愁自己长得胖。老师的题字很单纯,那是一剂减肥良药。第二次老师仍旧题这几个字,意味可深长了。她是要我勤奋再勤奋,不断挑战自己。可怜自己了,就会懒惰,就停止不前了。老师走了,我最深的体会是:我长大了。我会好好地努力地去做像她那样的老师。”
“悲来何以堪?恩深如海,岂期失栋梁;此去心无憾,业垂不朽,长城起处见英灵。”这是廖昌永悼念老师的挽联。身为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声乐系主任,廖昌永更清楚,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她的事业和梦想,能在他们身上延续、传承和实现。他说:“她是改变我的人生,影响我一辈子的恩师。她希望多创作和推广、鼓励承载中国文化的优秀歌剧。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接过她的梦想,在这方面多做些事情。并且,将此作为自己毕生的志业来加以坚持。这是一个宏大的事业,需要下一辈、再下一辈人的传承和坚持。借着对先生的追忆,我也不断鼓励自己努力前进:据于德、游于艺’,为‘志于道、依于仁、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尽己微薄之力。”
默默地,张本在整理妈妈的遗物,看到一个木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缴的党费收据。虽然纸张已发黄变脆,但可以看清,每月60元,这是她每月工资的四分之一。与之放在一起的还有一张参加第一届全国文代会的代表证和上海音乐学院工作证。被丈夫笑为“天女散花”,东西乱丢乱放的她,却将这几样东西保存得如此之好,表明在她心中的分量。张本说:“2015年8月,她生日之时,我问她:“在你过去的98年里,什么事情让您觉得最开心?’她说:‘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开心事。印象最深的还是1956年入党的时候。当时激动得泪都止不住,觉得自己可以像心中向往的共产党员那样,为中国人民做事了。’在妈妈的心中,周恩来总理是她最为崇敬的人。周总理是她的榜样,做一个像周总理那样的共产党员,是她一生的追求和目标。”
周小燕先生,你走了吗?你的亲人知道,你没有,你就在他们的身边,看着他们,分享着他们的喜乐。你的学生们知道,你没有,你舍不得离开他们,在聆听他们的歌声,期待他们的成长。你的同事们知道,你没有,你在叮嘱他们,多支持和鼓励中国原创歌剧,世界舞台要有中国的歌剧。你的朋友知道,你没有,你把音容笑貌留在他们的心间,陪着他们走过每一天。
青浦福寿园,苍松翠柏,掩映着周先生的“新家”。先生快乐地笑着,一脸幸福。她的“身后的太阳”张骏祥,站在她的身旁,儒雅、端庄。一头小象,温和地卧在他们的身旁。当年,印度之行,浩瀚的大海,将两颗陌生的心聚一起,相互吸引,相互关照,相互爱慕。在美丽的泰姬玛哈陵,在象征吉祥和神圣的大象前,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结婚时,同行的画家吴作人,赠送的礼物就是一幅《双象图》。65年后,周先生与先于她20年离世的丈夫相聚,象,仍为媒。先生生前曾笑着说,这里将是她和骏祥的新家,希望大家有空时,到她的新家聚聚、聊聊。
3月10日下午,先生的骨灰落葬,意味着这个“新家”已经组成。“新家”铺满鲜花,弥漫着咖啡的香气。细心的工作人员,将一条漂亮的丝巾系在她的脖子上,说:“周先生喜欢漂亮,是一位时尚的最长寿的老太太。”来到“新家”的她的亲人们、学生们,久久不舍得离去。
先生的墓碑上书写着:
一只热爱祖国的中国之莺,歌唱在四季;
一只辛勤劳作的快乐之燕,哺英满天下。
周小燕:中国现代声乐教育奠基人之一、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抗战时期参与组建武汉合唱团,首唱《长城谣》等抗战歌曲。
1938年至1947年赴法国学习声乐,被誉为“中国之莺”。1949年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历任声乐系主任、副院长等职。培养了几代优秀声乐人才,屡摘国内外声乐大赛桂冠。1988年创办周小燕歌剧中心,力推中国歌剧事业发展。2015年设立祥燕公益基金,资助贫困师生。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声乐艺术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当代中国杰出女性、国家教育功臣、全国三八红旗手、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等称号和荣誉。
人间因其生辉,天堂因其欢乐。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