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昨天下午专题视察本市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项目。目前,上海已启动实施的加装电梯项目有11处,其中已经竣工6处,另外5处正在安装过程中。
市人大代表视察了长宁区五洲大厦3号的已竣工项目和普陀区爱建新村5号的在建项目。市人大代表曹兆麟感慨万千,她曾参与位于宝山区密山二村小区4号楼的上海老公房首个加装电梯试点工程,帮助4户16名居民一圆电梯梦。“从最初的尝试到试点案例的各处开花,可以说各级政府都做了很多工作,简化了不少程序。目前,整个机制基本形成。”但她也提到,与广州等兄弟省市已经通过审批的增设3000多台电梯案例相比,上海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完善。“为什么差距那么大?是需求不够?是市民难协调?”在曹兆麟看来,加装电梯的这扇门开得还不够大。
根据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公布的既有多层工房增设电梯实施流程图,“二次征询”成了硬性要求:第一次征询,公示并书面征询取得小区全体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加装电梯幢业主90%以上同意;第二次征询,改造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须加装电梯幢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签订改造协议。
“这个工作量非常大,说明政府比较谨慎,在慢慢打开这扇门。”曹兆麟说。让她想不明白的是,为何房地部门已经审过的“三分之二”和“90%”,规划部门还要重新审一遍,“是担心居民闹矛盾,怕出事吗?”
市人大代表曾凡一认为,上海有25万栋楼存在加装电梯的需求,这件事做好了,是关乎产业链的大事,更是对居家养老事业的推进,“目前涉及到很多部门,虽然有行业协会第三方的指导,但怎么把各部门的规范统筹起来,需要进一步攻坚”。
“相关手续的审批能否更简化一些?”市人大代表许鸿蕨提到,居民反映整个过程太繁杂,“很多小区因为审批难而放弃,能否一门受理、一揽子解决所有审批难题?”许鸿蕨联系的社区是曹杨五村,“这个小区的老龄化程度非常高,居民们希望加装电梯,他们跟我说,愿意自己出钱。看着他们期待的眼光,我却爱莫能助。”
“加装电梯这件事确实不简单,涉及到政策、技术和社会稳定等方方面面。”市人大代表李爱红提到,很多居民有热情,但没方向,有的小区在审批中多次碰壁,才发现自身并不符合加装电梯的条件,走了不少弯路。李爱红建议做好顶层设计,“什么条件绝对不能装,什么可以装,要让居民能够清晰界定自己的这栋楼,做好评估,不要去敲章时才发现根本不具备条件。”
市人大代表陈兆丰就电梯问题已追踪了4年,“我仍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但相信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今天多少还有些遗憾,因为成功的案例寥若晨星。”陈兆丰认为,在加装电梯申请过程中,存在不少瓶颈需要突破,首先要寻找最大公约数,让居民取得共识;其次要构建合理的机制,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
会上,市住建委房屋修缮改造和安全监督处处长徐尧回应,从2015年11月起,上海房屋修建行业协会受委托正式承担起本市有关加装电梯的政策解答、咨询服务工作。徐尧说,市住建委会同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多次研究,结合实际和相关政策法规,基本形成了《关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建设管理相关建设审批的通知》,将原涉及46个审批备案保送环节,简化为15个审批环节,即将发布施行。此外,还将加大第三方对于居民加装电梯的指导,完善上海市房屋修缮协会在政策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指导,同时研究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老公房加装电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