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不懂的事情上百度搜,找到正确答案的比例不会超过50%;把问题抛进朋友圈,收到靠谱回答的概率不会超过10%:互联网在将资讯变得唾手可得的同时,也让普通人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变得更加困难o在这个大背景下,基于知识\经验的付费分享,开始被更多普通人接受,提供此类服务的平台更是受到资本追捧o
从去年至今,以“在行”、“分答”、“领路”为代表的众多付费制经验、知识、技能交流分享平台相继上线,并受到资本和网民的追捧。且不论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免费为王”观念是否就此彻底颠覆,至少从目前来看,在网上,付费提供知识和经验分享已成为潮流,其商业模式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平台众多群雄逐鹿
去年11月,当“知识付费”进入快速生长期时,果壳网即“在行”创始人姬十三就曾估测,“大约有50-100个团队进入了这个市场,超过30款产品会在半年后上线,还有一批产品正在路上。”
时至今日,付费知识交流分享平台已遍地开花,百家争鸣。目前,该领域的领头羊为最先占领高地的果壳旗下“在行”,以及其兄弟品牌“分答”,其次有“领路”、“我懂”、“靠我”、“厅客”等二线品牌。就连自创立之初就坚持免费问答的“知乎”,也似乎嗅到了商机,在今年5月上线了付费语音问答服务“知乎live”。
各路人马大战付费平台,主攻方向也各有不同。可能由于介入较早,“在行”是综合类的咨询平台,涉及互联网+、创投、生活休闲、教育学习等多个领域;“厅客”专注于设计、舞蹈、美食、运动等专业化技能;“领路”偏向职场方向;“大咖说”则集聚了互联网大咖探讨创业、融资、营销等问题……
虽然涉及领域五花八门,但付费知识交流分享平台的运营模式,大致只有两种:第一,以“导师为导向”——有需要的用户在平台中选择中意的导师,预约、付款、通过咨询获得自己需要的回答。第二种,以“问题为导向”——用户去平台发布自己需要解答的问题,导师选择自己擅长的问题进行回答,从而得到学员的“打赏”。费用多少不等,但越是专业的问题及导师,付费越高,大部分标价在100元以上、1000元以内。
除了类似邮件的文字作答、类似微信的文字互动,有些平台也支持语音作答,线上预约、线下见面的模式也非常普遍。
说到今年风头最劲的知识付费平台,应该非“分答”莫属了。在这里,你可以知道对王思聪而言还有什么买不起,也可以知道章子怡和汪峰的婚姻状况如何……在刘慈欣、罗振宇、佟大为、曹云金等名人入驻后,名人效应使得“分答”迅速风生水起,在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分答”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导师”先为自己的“60秒回答服务”标价,用户只要支付对应金额即可发问;钱付出去之后,如果导师在48小时内没有回答,钱就自动退回用户账上。有趣的是,如果其它人对已回答的问题感兴趣,可以选择付费1元“偷听”,提问者与回答者可以挣到0.5元。也就是说,不仅回答可以收费,提出好的问题也可以赚得收入。据统计,王思聪入驻后不久,就以每个问题4999元的价格,回答32个问题,差不多半个小时赚了23万多元,成为当之无愧的吸金王。
知识有价收费有理
互联网是免费信息的温床,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泛滥、重复甚至无用的信息。要在大量纷繁芜杂的信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是对时间的浪费,同时也是对需求者辨识水平的一大考验。当人们开始习惯购买送餐服务、家政服务时,购买知识服务,看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事实上,在网上为“知识付费”并非新鲜事物。也许你没有付费购买过音乐,但你是否曾经在微信公众号的好文章底下“打赏”过?或许你没有读过付费电子书,但你是否在为毕业论文抓耳挠腮的时候,付费下载过别人的论文?这些都是为知识买单的行为。
来自企鹅智酷的一份《知识付费经济报告》表明,让现在的用户掏钱真的没有那么难了;近八成人经常或者有时会有对于想获取的知识或资源无从入手的情况;同时,更多人正在逐渐养成付费购买知识的习惯。
《报告》指出,消费有偿分享的知识的渗透率在网民中超过一半,达55.3%。而消费者为知识付费的首要驱动力是“获得针对性的专业知识/见解”,其次是节省时间和精力成本和积累经验提升自我。对于已经有过知识付费体验的消费者,有38%表示满意,并还会尝试;从消费者对于知识有偿分享的态度来看,超过40%的网友认为“是趋势,有价值的内容本来就应该付费”。
但“报告”也指出,知识付费的大环境和产品本身还不够成熟。普适型的知识产品获取门槛相对低,质量甚至可能和网上可以免费获取的内容难分伯仲。
分享经济未来可期
在“为知识买单”的理念和行为形成前,“维基百科”以及“百度词条”是人们最常用的从互联网获得知识的途径,它们都是免费的,运营商仅提供平台,所有内容的贡献者都是出于志愿的。有一条很著名的理论叫做“认知盈余”,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志愿者的行为。
然而,免费提供知识看起来有利用户,但因为这些知识是免费的,质量良莠不齐在所难免,用户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甄别,如果缺乏一定专业素养的话,网上“免费”提供的知识,很有可能 是个坑。即便有很多热心网友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但对有需求的用户来说,这一答案是否最为准确,值得打一个问号。举例来说,维基百科中,关于天文学的词条的提供者,更可能是一位天文爱好者,还是一位大学教授?毫无疑问应该是前者。根据常理推测,天文爱好者在现实中鲜有施展自己在这一领域的才能的舞台,因此寄情于网络。而大学教授靠教授天文学赚得收入和声誉,并没有必要在互联网上免费贡献自己的知识。同样道理,一个中医爱好者可以一天到晚泡在网上,分文不取回答各类养生保健的专业问题,但一名技术专精的医生不可能这样做。
因此,知识付费最有力的切入点,就是其导师的权威性,以及传递知识的专业性。无论上文介绍的哪个收费平台,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收费回答的导师都有个人介绍,无论是获得的证书,还是曾经的经历、有过的作品,都能证明其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性,帮助用户为自己的疑问甄别合适的导师人选。
其次,知识付费另一大卖点是“个性化”。在此之前,微博应该是意见领袖、各界权威以及名人面向普通公众最大的平台,大咖们喜欢在微博上抒写自己的意见,分享自己的故事,但他们永远是主导方,你无法决定他们说什么。偶尔也有网友的“@”被回应,但大咖们并没有义务回复所有的“@”,一切都靠运气或者提问质量。
而在知识付费平台,情况发生了逆 转,永远是先有求再有应,所有回答都是为提问而生的。无论是哪个级别的腕儿,只要你能付出他认为值得的酬劳,他都可以一对一地为你服务。不仅线上交流,很多以上提到的平台都提供“面谈服务”。
知识有偿分享在逻辑和商业模式上如今都形成了闭环,我们有理由期待它们的未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付费平台风生水起的同时,未来会涌现出的问题,在今天已经可以预见。例如,付费获得的回答版权归谁所有? 提问者通过付费获得的回答,是否可以无偿分享出去?既然是付费服务,知识提供者与知识消费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权责关系……这些问题在众平台打品牌、拉用户的快速发展期还没有被重视,但当行业成长到一个阶段,可能无可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