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日专电 (驻京记者周渊) 今日,北京 《“十三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正式发布。根据该规划,“十三五”期间将建成北京新机场工程及配套交通网络并投入使用;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提高到900公里,市域公路里程达到22500公里;区域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形成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75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0%,公共交通换乘更加方便快捷。
全面优化绿色出行
根据《规划》,北京要完成十项主要任务,其中前三项任务均与交通相关联。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员崔小浩表示,北京首要任务是高标准建设“公交都市”,这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
推进自行车回归城市。全面推进自行车网络建设,五环内治理完善3200公里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路系统。优化自行车租赁设施网点布局,多措并举提升慢行交通便利化水平。
加密轨道交通线网。完善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推进3号线、12号线、中央商务区线建设,加快地铁轨道交通17号线、19号线一期建设,增加轨道交通快线等,增强网络连通性,整体提升运行效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提高到900公里,分担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例超过55%。
优化地面公交线网。推进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两网融合和一体化服务。施划改造连续成网的公交专用道,累计达到1000公里。推广直达快线、商务班车等定制公交。加快建设北苑北、苹果园、望京西、奥体南区等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马官营中心站等立体公交场站,推动房山阎村等交通枢纽建设,实施中心城区长途客运站功能外迁。
此外,“十三五”期间北京新机场工程及配套交通网络将形成洲际航空枢纽和亚洲门户,与现有首都国际机场共同构建“双枢纽”格局。还将加强与天津、河北机场的分工协作,构建京津冀多层级机场群。
研究推动海水淡化入京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能力,利用密云水库等水源地,推动建立水资源安全储备体系。配合河北省南水北调廊涿干渠东延及北三县供水工程,推进与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连通,实现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和相互调剂。
北京市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3亿立方米以内,再生水生产能力将达到700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2亿立方米。
城市河湖水系生态景观将获提升。推进玉河南段、前门月亮湾地区护城河等历史河湖景观恢复,重现水穿街巷历史风貌。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将加强应急水源、海水淡化等战略资源储备,研究推动海水淡化入京解决用水难问题,统筹区域水资源配置,构建多元化供水格局,多渠道保障水资源供给。
此外,还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大幅减少城市硬铺装地面,推广透水建材铺装,建设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下沉式绿地等“城市海绵体”,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在推进城市水系生态治理及雨洪滞蓄利用工程方面,恢复和拓展湿地水面规模,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缓解雨洪内涝压力,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