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金山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网上养老大厅,把林林总总的为老公共服务“一网打尽”。老年人可以在线申请机构、居家、医疗护理等服务;服务机构可以在线申请成为供应商;普通市民可以查询金山辖区所有的为老服务设施和在线公示的为老公共服务对象名单。
社会组织是支撑起金山养老服务网络的主力,目前该区共有48家提供为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服务内容涵盖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疗护理、需求评估等各个环节。可以说,社会组织串起了养老服务的链条。
做评估
朱泾镇-安宁养老院-谭阿婆-重度(5级)
漕泾镇-海涯村海涯小区-徐老伯-轻度 (1级)
张堰镇-建农村2组-姜阿婆-中度(2级)
金山网上养老大厅的“公告信息”栏,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统一评估结果作了公示,人人可查。公示单写道:“经某某评估中心开展评估,现将申请对象身体评估结果予以公示,公示5天,如有异议,请在期限内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实名反馈至金山区老年事业服务管理中心。”
自上海建立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制度,老年人申请养老服务不再像过去那样凭感觉判断需求、凭门路寻找资源,在所有开展统一评估的区域,老人都要递交需求申请表,经专业评估确定需求等级,由为老服务部门结合老人意愿分配服务。也就是说,老年人该不该去养老院,能申请什么程度的居家养老服务,有了统一、客观的标准。
统一评估制度的出台,催生了新的养老服务工种:需求评估员。金山区几年前开始探索统一评估,在2013年、2014年先后成立两家社会组织,专职提供需求评估服务。
两家机构之一的福金老年事业评估中心主任杨珍介绍,每个评估团队都是一支“医养结合三人组”———来自卫生系统的评估督导员、来自评估中心的民政评估员和街镇的民政评估员。福金负责7个乡镇的评估,每个乡镇每月开展两轮,每名老人评估耗时约30分钟。评估一人一次费用100元,其中25元留作公用,75元作为三人组的评估劳务费。
杨珍说:“评估结果由轻到重分六级,轻度的一级、二级老人还好,有些中度、重度的老人交流起来比较困难,他们年纪大,身体状况也差,有的甚至描述不清楚自己的基本状况。”
2014年、2015年两年内,金山区的两家评估组织先后对近万人次老人进行评估,帮助他们找到“对路”的养老服务。
拼技能
年初,金山区对原有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升级,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包”。
“服务包”增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菜式”,分为基础服务包和叠加服务包。经统一评估达到照护等级的老人,可在基础服务包的生活护理、助餐服务、助浴服务、助洁服务等9方面服务内容、16个服务小项、18项具体内容选择“菜品”;评估为中度、重度照护等级的老人,可在叠加服务包的生活护理、助行服务和医疗康复等3方面服务内容、5个服务小项、9项具体内容里选择“加菜”。
老人可以根据需求程度和钱包预算自己“配菜”,金山区民政局对所有服务的时长和单价作了细化,比如基础服务包中的居室保洁项目,每次1小时,收费20元;叠加服务包中的卧位护理项目,中度老人每次半小时,收费9元,重度老人每次1小时,收费10元。政府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通常能够覆盖费用的大头,其余由老人自行支付。
越来越精细的养老服务,便利了老年人,也对服务人员提了很高要求。金山区民政局副局长华文军介绍,金山对居家养老服务员的考核也在升级,从最初的人工考核到打卡考核,如今利用互联网手段“扫码”考核,护理员到了老人家里先用手机扫二维码“签到”,信息终端不仅能看到服务时长,还能追踪服务人员的踪迹,减少了“服务注水”的可能。
全区2300多名居家养老护理员“拼技能”的难度无疑是提升了。金山上万名服务对象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由分属11个街镇和工业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4家纯社会办的服务社承担,它们都是社会组织。
张堰镇的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4%,老龄化程度全区最高。该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奚丹凤介绍,镇上的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心200多名护理员共服务了700多名老人。最初听说要用智能手机考核工作量时,很多护理员不乐意,担心增加工作量。运作一阵过后,发现居家护理的服务效率有所提高,老人的满意度和支付意愿也有提升,少数老人甚至全自费购买了一些单项服务。
2014年起,金山开始严格推行养老护理员的持证上岗和岗前培训,全区护理员的持证率超过99%,其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的占35%,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华文军认为,上海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还处在上升期,社会需求将不断抬升居家养老服务的量和质的水平线,养老护理员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因此,金山建立了养老服务行业薪酬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养老行业员工提供护理证书补贴、中高职入学补贴等,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
拼服务
阳光、微风、花香,往家门外走两步就能触及的事物,对高龄卧床老人来说遥不可及,那几步路可能三五年都走不完。上半年,金山卫夷健康管理中心做了一项新的服务,他们和专业医师合作,帮助10多个乡村的30多名农村卧床老人移步户外。
从前期评估、适应训练到最后走出家门,服务周期长达两个月。“我们走访发现有些卧床老人长期出不了门,但是他们很想走到户外看看,于是设计了‘夕阳花下’活动。”金山卫夷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郭卫锋告诉记者,出个门这么简单的事,对这些老人来说意味着极大的风险。最开始要由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的专业医师上门对每个老人进行评估,测量老人的生命体征,查实有无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肌肉骨骼并发症,长期卧床后的压疮、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危险因素。确定风险可控之后,服务人员二度上门,为老人开展适应训练,从安全坐起到自主站立,至少要到第三次上门,才真正把老人推出家门。
老人们顺利移步户外,已是五月时节,春暖花开,阳光灿烂。能让老人们逃离艰辛的卧床生涯,感受转瞬即逝的春光,郭卫锋觉得两个月的付出非常值得。
从政府包办过渡到社会参与,养老服务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卫夷健康管理中心设立的卫夷服务站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为金山9个乡镇的140多名重症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尽管制度层面的“医养结合”方式还在各级政府的研究之中,最一线的社会组织已经在用自己的资源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卫夷服务站全职员工不过8人,包括6名护士、2名养老护理员,但他们有100多名专业的医务志愿者,从金山的医疗机构招募而来,各个科室的专科医生都有。医师们志愿参与护理站每月两次的巡诊,以每次三到四名医师计,这么多志愿者轮班一年都轮不完。
今年,金山还创设了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合格供应商制度,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凡是申报评定成为合格供应商的机构,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补贴,经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和政府考评获得星级称号的机构,可以享受星级运营补贴。
文汇报记者 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