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海摄远望7号全景图。
文汇报记者王星 通讯员朱红金 金建国
作为我国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正式入列的远望7号船日前正式起航,前往太平洋某海域,执行它的首个任务。这艘由我国 自主设计研制、代表着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不久前才结束60余天海上综合校飞,从它开工建造到正式交付,仅仅用了18个月 时间。
近半个世纪前,因海基测量需要,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在江南某小城应运而生。大院高耸的围墙内,一批批科研人员前赴后继,为海上测控这一新兴事业贡献着 自 己的智慧与力量。随之而来的,是远望1号、远望2号……直至远望7号等一艘艘测量船的扬帆起航。他们从长江边的母港出发,前往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多个海域,执行一次次海上测控任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远望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壮大,“远望人”和他们的远望船队出海频率越来越高,担负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一个多月前,远望5号船刚刚在太平洋完成了首发升空的长征7号运载火箭的海上测控任务。在远望7号船离港执行首个任务前夕,本报记者有幸登船,近距离一睹其尊容,并通过和一个个“远望人”的对话,挖掘属于远望号船队的幕后故事。
生活条件今非昔比
距离出发执行任务还有一周,远望7号船上的两百多号科研人员早已以船为家,进入最繁忙的冲刺准备阶段。和普通远洋轮不同,在测量船上工作,即便结束任务随船回到了母港,人却始终要住在船上。因为,“远望人”的工作,大都基于测量船展开,不会因为某次任务的结束而告一段落。更何况,在有限的返港时间里,大家还要抓紧对测量船本身进行一系列保养、维护工作。“家在船舱,人在海洋,情在蔚蓝,爱在远望。”远望号船歌 《永远的航程》中这第一句,唱出了远望人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周云山,远望7号船的首任船长。自1993年大学毕业至远望2号船工作,他已经和“远望”二字打了足足23年的交道。和他相类似,远望7号船上的主要科研班底,大多来自曾立下累累“战功”的功勋测量船———远望2号船。自2009年停航之后,远望2号船如今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参观船,让方方面面的来客,切身感受我国海上测控早期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记者跟着周云山,来到了毗邻泊位的远望2号船上。作为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2号船里狭窄的过道、略陡的楼梯,还有舱室内老旧的汽轮机,无一不彰显着年代感。自1978年下水至今,船长192米,宽22.6米,高38.5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最大行速20节的远望2号,曾先后28次圆满完成了亚洲一号、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烽火一号等卫星和神舟号试验飞船的重大海上测控任务,创下了中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六个之最”和“四个首次”的纪录。2003年,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海上测控中,远望2号船还肩负起了天地话音传输任务,让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太空中与地面成功进行了天地通话。
在远望2号船的陈列室里,一只再普通不过的白色水桶勾起了周云山的思绪。他告诉记者,这水桶是当时出海时的生活良伴,大家都习惯把它唤做“远望水桶”:“那时船上淡水资源很宝贵,所以但凡出海执行任务,每个人的所有生活用淡水都发放在这个桶里,包括饮用、洗漱等,标准是每人每两天1桶,这个桶的容积,不过10升。”如此严苛的标准,使得很多船员要一周甚至更久才能洗上一次澡,多数情况下,还得和同事商量好了再操作,这次你借我半桶水,下次我再还你半桶水。
再回到几百米之遥的远望7号船,无论是设计理念、船载装备抑或是船上生活设施上较以往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光是普通船员所住的双人房就已达到了“星级”水准,不仅有独立卫生间和中央空调,液晶电视、电脑也是一应俱全。船上的文化娱乐设施同样不少,室内有健身房、电影院……甲板上有篮球场和小型游泳池。当年那些为洗澡而犯愁的历史,俨然已成历史。周云山坦言,对于经常在大海中一呆就是几十天的测量船来说,这些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对于缓解船员们枯燥情绪其实非常重要。
设备最多人员最少
面前的远望7号船,活脱一个海上“巨无霸”。它长224.9米,宽27.2米,高44.2米,满载排水量27000吨,最高航速不小于18节,续航能力不小于18000海里,可抗12级台风,能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执行任务。远望7号船由船舶通用平台和航天测控通信两大部分组成,集当今船舶建造、航天测控、航海气象、船舶动力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于一身。
站在宽阔的上层甲板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C+C天线、USB天线、天文经纬仪、大卫通天线等几个巨型雷达。周云山告诉记者,搭载了众多最新装备的远望7号船可以执行各类航天器的各种测控任务,接下来的几年,它势必将成为我国海上测控领域的主力军。
2012年9月立项,2014年10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2016年3月试航,4月交船,5月校飞、7月入列并首度出海执行任务———由远望7号船所带出的这张时间表,也刷新了我国造船业以及远望号测量船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纪录。
尽管才和这艘新船磨合了几个月,但对于新伙伴的优点,周云山早已如数家珍:“在现有远望号测量船队中,远望7号船的设计理念最新,动力和测控能力最强,国产化、集成化程度最高,节能效果最好,防污染设施最全,可执行任务种类最多……
新船创业,举步维艰。能在短短18个月内又快又好地打造出眼前的这艘远望7号船,离不开“远望人”的默默付出与奉献。作为远望7号船的党委书记,陈波最清楚个中甜酸苦辣。自2013年调任并接到整体接装远望7号船的任务起,陈波和他的团队已记不清熬过了多少个“白加黑”的日日夜夜。
“远望2号船团队本是一支功勋团队,但从2009年停航到2013年接到任务期间,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科研人员被调派到了其他几艘测量船上工作,其他人员也长期脱离海上试验任务一线。我记得当初接到接装任务时,2号船在编制上足足缺了几十人。”陈波告诉记者,正是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整个团队发扬了“干好第一任、跑好第一棒、攻下第一关”的首任首责和创业理念,上下拧成了一股绳。
船航行在风浪中,由于浪尖对船支撑点的作用力,船体多少会产生一点弯曲变形。这在正常设计中无需修正,但是对作为测量船而言的远望号却绝对不行。装在它甲板上的主要测控设备雷达和天文经纬仪必须在一条水平线上,不能因船体变形而产生丝毫误差;否则,测量数据将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在远望7号船开工建设的前半年,团队90%的科研人员分赴全国19个大中城市的20多家设备研制厂家以及科研院所进行质量监督和跟产学习。船只主体建造完成后,团队又进驻船厂,开展设备装船、外场测试以及坞内标校等一系列工作。“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么大一艘船,密密麻麻的管路错综复杂,我们的科研人员只有在建船时才能摸清这些管路的位置走向和功能作用,为远望7号船未来几十年的安全航行和维护检修打下基础。”陈波告诉记者。
今年4月15日,远望7号船正式交付,所有科研人员随即到位,全身心投入到了校飞以及首航的准备之中。据陈波介绍,远望7号船装载着各类大型设备947套,比远望6号船足足多了一百多套,是整个船队中技术最复杂、功能最全、设备最多的一条测量船,但它所配置的人数却比远望6号船减少了近40人,真正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减员增效。
重重考验才刚开始
周云山告诉记者,远望7号船是严格按照国际SOLAS公约 (安全返港理念)设计建造,这也是目前我国万吨级以上船舶中唯一达到此标准的:“这其中包括设置了安全中心,前后机舱、左右舵机舱,安全返港油舱,5个安全区、舱室水喷淋以及两套辅助系统管路互为备份等。双机舱的设置,可以确保在一个机舱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另一个机舱不受其影响继续发挥作用。”
今年3月上旬,远望7号船前往东海某海域进行试航。入夜时分,一份恶劣的天气预报摆在了身处驾驶室的周云山面前。原来,受寒潮影响,航线上将出现阵风10级、涌浪4米的恶劣海况。而由于之前艏侧推试验时出现异常,原定的航行时间被一拖再拖,此时的远洋7号船,已经来不及躲避来势凶猛的寒潮。经过一番研判,大家决定顶着风浪上。
晚上11点多,海面上风力逐渐变大,最大瞬时风力达到了12级,远望7号船的最大横倾角也超过了15度。狂风呼啸、大雨倾盆,咆哮的海浪一遍遍地拍打着驾驶室的玻璃窗。
已完成交班的副航海长储凌剑,毅然选择了坚守在晃动最厉害的驾驶室里。身为一个航海员,他一次次步履踉跄地穿梭在海图室和操纵台之间,光摔跤就摔倒了两回。
储凌剑回忆说,当时整个船上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晕船“倒下”了,其实自己也被晃得有些难受,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住了:“在驾驶室的人,必须要对整条船的安全负责,那会儿窗外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唯有依靠我们的经验,慢慢调整船的角度,让船尽量跟着波浪的节奏上下晃动。”
足足和风浪对抗了五六个小时,临近天亮,远望7号船才终于从寒潮中突围成功。此时的储凌剑,左腿早已因摔跤导致旧伤复发失去了知觉。在同伴的搀扶下,储凌剑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宿舍。
在周云山看来,尽管装配着整船的先进设备,但在冷酷无情的大洋大海和愈来愈多的测控任务面前,刚入列的远望7号船和其团队所要面临的考验不过刚刚开始:“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尽快和这艘新船磨合好。根据发射计划,今年下半年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等都将陆续发射。在这一个个重要任务面前,远望7号船全体成员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继承并发扬远望2号功勋测量船的优良传统,用我们的专业优势,把这座崭新的‘海上科学城’,打造成中国航天的‘新名片’、海上测控的‘新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