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符合预期。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上海经济·转型路上”系列报道,聚焦上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国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见效的方方面面。
近日,国内首只以上海国企改革为投资主题的基金———“上海国企ETF基金”顺利结束募集。设立“上海国企ETF基金”,鼓励投资者通过换购基金份额,实现股份流转,提升了上海国资国企整体形象,提高了国有资本回报水平。而投资者的追捧,也体现了各界对上海国资改革的高度认可。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金兴明表示,上海坚持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核心,以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取得了积极进展。
分类别全方位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上海国资家大业大。
2015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生产总值5548.4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1/4,实现营业收入3.0万亿元、利润总额3272.2亿元,资产总额15.6万亿元,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关键,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是当之无愧的地方国资重镇。
因此,一刀切的管理和改革,并不科学。
上海将国企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三种类别,综合考虑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根据企业的产业特征、行业特点、股权结构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责任、改革目标、考核以及激励措施,分类改革。其中竞争类企业以效益最大化为重点,兼顾社会效益,努力成为国内外同行业中最具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公众公司,也是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的主体。数据显示,竞争类企业户数占上海地方国有企业总户数的72%,资产总额占89%,从业人员占86%,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均达到96%。
功能类企业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作为国资流动平台,2014年以来,国际集团、国盛集团完成改组转型,划转股权项目资产总额约800亿元,盘活存量资金近400亿元,资本运作80亿元。
上海还积极支持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调整为竞争类。2015年,将申能集团由公共服务类企业调整为竞争类企业,并确立其面向全国发展的综合性能源企业目标。
不同的考核,不同的激励。上海按照“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的薪酬结构,对不同类型企业确定不同的基薪调节倍数、绩效年薪调节系数。上港集团总裁严俊介绍,上港集团作为整体上市的竞争类企业,在2015年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超过1.6万人,参与度达到72%。员工持股方案实施后,员工更加关注经营绩效,更加关注市值变化,更加关注创新发展,更加关注监督管理。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上海先后完成绿地集团、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城建、华谊集团整体上市,并计划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市国资委系统企业集团公司制改革。
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加快创新转型
为了实现做大做强,上海国企正在努力加快全方位创新转型。
上海出台了 《关于鼓励和支持本市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若干措施》,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激发企业内在创新动力、发展活力的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
比如,通过引资、引智,引进各类技术、市场、团队,上海仪电推进体制创新,先后投资并购一批民营企业,由国资控股、民营团队负责经营,并购时设定业绩“对赌”条款,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经营团队的积极性,促进企业业绩增长。其中,飞乐音响作为A股市场的“老八股”之一,重组后,飞乐音响董事长不变,仍是国资出资方的代表;董事会聘任民营企业家担任CEO,业务领域形成“照明制造+照明工程+汽车LED照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近141%,净利润增长478%。
同时,围绕产业链打造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上海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国资收益资金,重点支持主动承接国家或部市级重大专项的企业,带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目前,累计安排48.36亿元国资收益资金支持大飞机、燃气轮机、集成电路、硅材料集团等五个国家和市级重大项目、95个企业重大创新转型项目。
市管企业已连续保持每年约3000亿元的增量投资,其中研发投入累计约1100亿元。国资收益资金杠杆效应有效激发了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企业集团创新投入达到173亿元。2016年,企业集团新增投入共404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85%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四大领域。
此外,对研发投入、创新转型、跨国经营等费用视同于考核利润,对尚未实现回报的境外投资在考核中予以单列。近年来,30家市管企业近360亿元创新研发等费用视同于考核利润。有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也都被写入了国企的章程中。
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以国资布局结构调整为抓手,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金兴明介绍,上海将实施创新发展、重组整合、清理退出“三个一批”方案,共计219个项目。创新发展一批,加快4048亿元新增投资落地,确保85%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重点发展国家核高基专项等国家级和市级重大项目。重组整合一批,在加快企业内部资源专业化整合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企业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开放性市场化双向整合。清理退出一批,结合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型,积极稳妥处置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
为了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上海将出台市场化选聘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意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为核心,聚焦整体上市公司,以及符合条件的核心资产上市公司开展试点。其中,坚持依法落实董事会对经营管理者的选聘和管理权;坚持落实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增量和个人考核结果相挂钩。
此外,市国资委将坚持“管好国资、放活国企,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原则,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企业家精神,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优化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维护国有资本安全,努力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未来,上海国资将以促进“实体经济(产业)+虚拟经济(金融)+技术经济(互联网)”多层次融合为重点,实现金融企业和实体产业共赢发展。
文汇报记者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