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左一)等在查房。(任新供图)
仁济医院胆胰外科出入着一群不体检的医生,说是一来没时间,二来有什么病自己都清楚,三是怕真查出什么病来……旁人想不到,医生竟如此讳疾忌医。
肩周炎、静脉曲张、颈椎病、胆囊息肉,看这群医生做手术,又是腰托,又是弹力袜,有些滑稽,又有些心酸,科里两个30岁出头的年轻医生,吃降压药已有3年。早上6点半到医院,晚上11点甚至通宵手术,他们快节奏的工作背后,是胆胰外科鲜为人知的风险和压力,这风险名叫———医学的不确定性。
夜入手术室,与不确定性对抗
这个江西病人找到仁济胆胰外科主任王坚前,已发生呕血、便血3年多。人哪里经得起这样长期出血? 好好的人早已没了常人的生活,只求生存。心焦的是,CT、MRI、胃镜,在多家医院该做的检查都做了,依然是“原因不明”。
反复琢磨,王坚判断这是脾静脉与胰管之间由于长期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引起的内瘘。当血压低时,血凝块会堵住出血,血压高时,冲开凝块,出血发生。
安排手术,医生们在患者体内置入一根胰管T管,一旦出血,可做引流术,也好观察出血点在哪里。3天后,果真又出血了。
紧急输血!鲜血输入患者体内,才输到6克,家属又是呼救,又是下跪,“不要再输了,不要再输了,这点正好,再输又要吐血了!”家属说不出理由,但久病成医让他们注意到这个“6克现象”。
“这种病理性自愈的假象是暂时的平衡,一旦血流压力上去,冲开凝块,又要出血。”一系列病理反应引导着王坚愈加清楚地摸清了出血原因。
“敢不敢博一次? 开刀,可能死在手术台上,你们受打击,我毁誉。但不开刀,我怕回来时已见不到他。”王坚找家属谈话,他清楚这个生命正走向尽头。
这家人决定一博。第二天王坚要去国外开会,只有连夜手术。开刀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紧急到位。手术前,病人心率达到140,心狂跳,那是真紧张,怕与家人就此永别。
“一定帮我稳住,让我找到脾动脉。”王坚拜托麻醉医生。晚上8点,他钻进手术室,早晨4点多走出来,手术印证了王坚的判断,“不明原因出血”解决了。
“医学有太多不确定性,这其中考验家属的信任、医生的抉择。”王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