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久了谋转型不容易
近年,随着新兴购物中心的崛起及消费者网络消费习惯的变化,老牌商圈普遍面临较大转型压力,淮海中路也不例外。尤其是在黄浦区旧区改造工程不断推进后,淮海中路周边一些居民搬了出去,不少消费者坦言,淮海中路整体人气大不如前。
其实,淮海中路东段商业形态一直处于调整中。比如,有的商业体重新引入承包商,改变定位,为高冷的东段注入新鲜血液。新世界大厦在2013年重新改造后,购物中心部分命名为K11购物艺术中心,以艺术与文化为卖点,成为很多文艺与小资人士心爱之地;淮海中路1号的原赛博数码广场早已萧条,后更名国洲商场,重新开业后以餐饮作为主力业态布局。
更多价格相对亲民的“轻奢侈品”及高品质的设计类品牌进驻,与传统奢侈品相互形成品牌外溢。大上海时代广场2013年改造后,主力店引入“买手制”连卡佛;时尚消费品线上买手店Sugarlady.com首个线下旗舰店去年在这段路上开业;即将落户力宝广场的维秘也是轻奢品牌。
另外要调整的是餐饮。大上海时代广场引入的多家中高端品牌,均是首次来沪;知名时尚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跨界开出的中国境内第一家咖啡店,也已落户K11。
世界级商业区并非只有高洋上
淮海中路东段的变化,只是黄浦区商业调整的一个缩影。黄浦区提出要将“两街”(南京路与淮海路)打造成世界级商业街区。“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将以发展时尚产业为着力点,促进“两街”商业结构调整。
黄浦区理解中的世界级商业街区,并非高洋上的代名词,而是“中外并蓄、新老并包”:一方面走国际路线、对标世界标杆;一方面追溯传统、擦亮老字号。这或许是淮海中路东段及整条淮海中路未来要呈现的面貌。
淮海中路最大的问题或许在于,条形商业街的经营形态已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应发挥起支马路的补充作用,使创意小店、非连锁服饰等特色小店与其他商圈形成错位。
黄浦区商务委之前推出的淮海路商业结构调整规划。
招数1 重构“商业生态”
在汪亮看来,以淮海路为代表的商业街的复兴是个“系统工程”,其中首要的还是“重构商业生态”。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汪亮认为,条状、点状还是块状,这不是制约商业街发展的根本因素,“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都是条状商业街的代表”。反观淮海路,“在房地产租赁经济的大背景下,商业生态被一再破坏。”
汪亮举例说,在高额租金的背景下,有特色的小餐饮、小咖啡店、小品牌店根本登不上淮海路,久而久之,商业生态变得单一,受众日益狭小。
招数2 讲好“本土故事”
汪亮说,国际化不等同于高端化,淮海路已经被所谓的国际化绑架多年。
在他看来,国际化应该是“具有适应国际及本土消费需求的丰富业态和均衡商业生态”。国际上多条著名商业街上,70%以上都是本国的国际品牌。“如果淮海路引进的都是国际大牌,不仅无法吸引海外消费者,还会把本地消费者拒之门外。”
以纽约第五大道和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为例,商业街上百货公司、平民餐饮、个性专卖店、休闲娱乐点相互融合,各种业态匹配非常合理、人性化,而主导这些商业生态的,就是市场。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李敦瑞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淮海路应该充分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质本土文化品牌,以好听好看的‘故事’,重新撩拨起人们逛马路的欲望。”
他观察到一个现象,在淮海路有家小店铺,卖的是丝巾,几经风雨屹立不倒,“这个品牌名叫‘上海故事’,很多人喜欢来这挑选礼物馈赠他人。”李敦瑞说,这是故事的力量,其背后是人们情感的皈依,也许是淮海路的出路之一。
招数3 抛弃“懒人商业”
“商业街萧条不仅仅因为网络购物的冲击,核心原因是,商业街的商业模式都是‘最懒惰的’。”谈到这一点,汪亮不免激动,“基本都是靠出租店铺、出租柜台为生。今天徐家汇招进几家品牌,明天同样可以落户南京路、淮海路,造成商业结构雷同,同质化竞争。”
而在国外,商业进入了“精耕”阶段,不同百货拥有不同的拳头产品,这让消费者觉得“有逛头”。同时,每家店铺不管大小,都有个性定制服务,“这就像早些年淮海路上的‘前店后工厂’,但很遗憾现在已经消失了。”
汪亮建议,政府在这方面倒是可以做些什么,例如引导摆脱房地产租赁商业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保增缴机制(降低实体店成本),改革税制设计,“使得商业能真正静下心来,回归本源,找好定位,深耕商业。”
李敦瑞也说:“上海的每一条商业街都应该有自己的性格,无论是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四川北路,还是淮海中路,都该有专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