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域猎影
———来自基层民警的影像报告
▲陈祖刚《地铁守护者》
作品点评 林路
这是一组展示公安警域系统的摄影作品,大多出自基层一线民警之手。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镜头真实客观却又不乏艺术化地展现了公安干警多样化的工作生活,或浓墨重彩或精心雕琢。这里既有公安民警忠诚履职、不辱使命的英雄本色和爱民情怀,也有新时期公安系统不断提升社会沟通能力、密切警民关系的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公安特色,放射出令人感动的“卫士之光”。
俄国艺术评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曾这样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在这组作品中,我们的确看到了这方面的努力———
吴学华的《烈火英侠》就是非常具有“质感”的力作。作者作为公安系统的顶尖摄影家,多年来一直奔波在重大突发事件第一现场,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不可或缺又极富现场感的经典,他通过镜头让我们恢复了对生活多样性的深切感受,“触摸”到了一种无畏和牺牲的精神。
艺术作品是一种非常态的生活现象,属于非常态构成。常态与非常态一眼就能看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经验,不是理论判断,而是感性的判断。人对于非常态很敏感,非常小的独特现象都可以马上被感觉到。所以,这些作品的尝试也许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通过非常态的生活构成,带人们进入更深一层的生活体验,从而将公安警域独有的魅力展现在更多观众面前。这些作品包括吉甬海的《白衣侦探》和周悦的《严谨》系列组照。前者让我们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场景,通过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烘托出这些独特领域的景观魅力;后者更注重细节描述,让我们对这些特殊领域工作的艰难和神秘有了更多更充分的了解。
除此之外,一些充满想象力和爆发力的瞬间捕捉也令人赞叹。贺旌晖的《从警之路》选用的就是一种象征性的手法,以前景中的巨大警帽作为导向,随着石阶上人名的延伸,一直到远处逆光下灿烂的光晕,将“从警之路”这样一个抽象的命题变得触手可及,形象而富有创造力。钱庆的《特警日记》则通过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怒吼瞬间,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刑警赶赴现场的使命感。
然而,并非一切都需要剑拔弩张,那些生活中的平凡瞬间如果能恰到好处地提炼出来,也会产生不同寻常的感人力量。陈祖刚的《地铁守护者》就是这样的作品,悬着的心什么时候能够放下,也许看过画面的人都在期待。当然,如果在日常化的瞬间中加入一些艺术化手段,则会更好地强化作品的感染力。姜家荣的《牵手平安行》 就是借助再搭框架的艺术化前景,将空间感的延伸和人物的命运紧紧关联在一起;夏纪芳的 《警营开放日》 和张俊明的《人潮中的指挥家》则选择了慢速快门虚实相间的摄影语言,巧妙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也延伸了作品的时间效应。
一群特殊人物的命运就这样缓缓展开,镜头深处有着无可言说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