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讯 (记者张祯希)电影导演史蜀君昨日凌晨因心率衰竭在沪逝世。
对不少人来说,史蜀君的名字与“青春记忆”有关,她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将镜头伸向青春话题的电影导演。上海电影家协会原副主席、电影评论家吕晓明说:“作为新时期青春电影的开拓者之一,史蜀君的‘女大学生系列,既带着传统的痕迹,又有着当时时代的鲜明特点。同当下的一些青春电影相比,史蜀君塑造的大学生形象充满朝气,她们不以物质的享受为目标,而把社会责任和寻求青春的意义放在第一位。”
史蜀君曾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也是中国第四代导演中的重要一员。1939年生于重庆,1964年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湖北省歌舞团任导演。调回上海后,她决定拍摄电影。
1983年,史蜀君独立执导影片,她将自己的镜头瞄准了女大学生群体,开始了对青春题材影片的一系列探索。讲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女大学生生活的《女大学生宿舍》,让很多观众记住了史蜀君。在拍摄中,史蜀君放弃了女主角间的恩怨冲突,而采用散文式的板块结构。最终,《女大学生宿舍》 获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肯定:1984年获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处女作奖;1987年又荣获由文汇报社主办的《文汇电影时报》发起的新时期十年电影评比的女导演处女作奖。电影海报中那5个穿着校服青春洋溢的女大学生,成为上世纪80年代青春电影的一个标志,也成为这一时期女大学生青春飞扬的经典画面。
史蜀君的导演作品也包括琼瑶小说。1986年,史蜀君拍摄了由琼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月朦胧,鸟朦胧》,之后她拍摄了电影《庭院深深》。琼瑶也十分欣赏史蜀君的改编。1995年后,史蜀君开始尝试喜剧,拍摄了电影《小娇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新现象———“全职太太”,关注的仍是社会的热点话题。
>>>相关新闻:史蜀君口述:青春就是美
我一直觉得青春题材的片子都应该拍的美一些,因为年轻就是美,青春就是美,任何年龄段都没有这个阶段那样勃发生机,那样的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不仅是在青春片里,我的唯美倾向在我所有的影片里都有所表现。——史蜀君
《绿海天涯》:首拍重头戏
196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去了湖北省歌剧团做导演,那时候我先生在上海,我们两地分居。一直到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主持工作期间,允许两地分居的夫妻可以调到一起,我才回到了上海。上海当时对口的单位有话剧团、歌剧团、电影厂,这几个地方我都可以去。但是我想上海不像湖北那样有大江有山野的,歌剧的意境不好表达,于是决定去搞电影。我因为不是电影学院毕业的,尽管我在导演舞台剧方面有十年经验,但在电影画面、音乐处理以及镜头的运用分切等方面,我没有正规学过。所以平时我很注重积累,看了很多很多影片,恶补了七年。有一次放《小兵张嘎》,我就拿纸、笔记它的镜头,旁边有些厂里的人就说你记什么啊,我都不好意思讲。因为我在从头学起,对他们来说可能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对我来说都很新鲜。
一开始跟着谢晋,给他做了两部戏的场记。然后跟着舒适做副导演,一直到1982年我独立拍戏为止。他们对我都很好,充分的信任我,经常听我的意见以及我对人物的解释。舒适有部戏叫《绿海天涯》,在云南拍的,正好碰到傣族人过节放高升。那个高升是竹子管做的,结果药装反了,这个高升就往后走了,打穿了一个医药箱,同时把舒适的脚打破了一个很大的口子。因此他大概有七八天都不能拍戏,但是摄制组是不能停的,于是他就让我去拍在橄榄坝周恩来和群众见面的那场戏。那是很重要的一场戏,我整夜都没有睡,一直在想第二天该怎么拍,很兴奋,但也很有压力,不晓得会出现什么问题。结果第二天果然出现了一个问题,周恩来的扮演者出来了,但是当地的群众演员都停在了远处没有动,一直到演周恩来的演员说“过来过来”,他们才走上前去。但是那场戏我觉得我的镜头用的还蛮好,再加上牛犇 他们几个演员也帮了我一把,所以拍的还不错。
《女大学生宿舍》:一波三折,终吐芬芳
《女大学生宿舍》剧情梗概:80年代初,五个女生一起住进了东南大学中文系某宿舍。但入校第一天,耿直的匡亚兰就与来自高干家庭的辛甘为床铺发生了争执。班干部宋歌悄悄找来老师,两人却和好了,事后大家都认为宋歌是在捣鬼。学校本来同意给是孤儿的匡亚兰甲等助学金和生活补助的,但因宋歌的片面汇报,使她的助学金降级了,匡亚兰只得到码头搬砖以维持生活,同学们愤怒地去找校长告状。后来匡亚兰意外地发现,原来辛甘的妈妈就是曾经抛弃自己的母亲……
拍《女大学生宿舍》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拍戏,我的压力非常大,摄影师赵俊宏、副导演辜朗晖对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审美方面我们非常一致,都是有一点唯美主义的。我一直觉得青春题材的片子都应该拍的美一些,因为年轻就是美,青春就是美,任何年龄段都没有这个阶段那样勃发生机,那样的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不仅是在青春片里,我的唯美倾向在我所有的影片里都有所表现。《女大学生宿舍》的剧本取材于一个短篇小说,是我们厂的一个老编剧写的,理念很陈旧。当时我带了20本剧本去了北大,交给他们学生会的文艺部长。他就找了一些中文系的、历史系的和哲学系的同学,把剧本给他们去看,然后准备第二天大家一起来讨论。但是第二天早上一个人也没来,这个文艺部长把剧本还给我,说剧本不值得一谈,不值得讨论!然后我去了北师大,他们中文系的老师看了之后也说这个剧本不怎么样。这之后我又到了我的母校中戏,中戏的学生也说“史老师,你拍这个戏要砸的!”当时我的心情很阴沉,很痛苦,因为这是自己的第一部戏啊,我希望从剧本开始就有人赞美肯定的,这样我还有希望和干劲啊,要不然就要等很多年才能轮到我拍。后来我又带着剧本去了武大,就在那改剧本,改了两个月。那两个月是我非常艰难的时候,整天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的,人家都吃完了,才拿着饭碗去食堂。
剧本改好后,学生们对我的剧本不甚满意,提了很多意见,这时候我的脑子开始发昏了。最后一直到了杭州,我们厂长徐桑楚在那休养,他说你把本子给我看看,我都不敢拿出去。这时候因工作需要看过剧本的我们的道具说你怕什么,从我手里抢过本子交给了他。徐桑楚看了之后非常肯定,他说写的很好,我的心稍稍定了些。我记得当时他让我拍的时候,厂里也有很多意见,说我出身不好,有海外关系等等。徐桑楚心里也没底,毕竟逆潮流用我。等看了剧本,直至第一批样片出来,他才说,“我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之后他对我一直很关照,我真的非常感谢老厂长。
在定影片风格的时候,我又犯了难。这时我的两个朋友,就是电影学院的倪震和韩晓磊,他们对我说:史蜀君,你就按青春片来拍!在这之前我不太了解青春片,而后我就集中地看了一批这方面的电影,很有收获。于是我就加了很多洋溢着青春的镜头,包括开学第一天、校园外野炊、宿舍的嬉闹、晚会上跳舞等,都是按照青春片的基调来拍的。同时,在影片结构方面,为了拍出青春片的感觉,我没有按照女主角的恩怨关系去形成锁链式的情节,没有上下呼应的因果关系,而是把它的结构调整成板块状的,每块戏之间其实是平行的。这种分散的块状结构比较难把握,因为它的戏剧冲突不强。但是我把青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的非常充分,如果太注重情节的话,我就不可能把这种青春感、跳跃感表达的很丰富。即使现在来看,这部影片也不觉得陈旧,这与我比较大胆的采用这种散文式的块状结构不无关系。
我所塑造的匡亚兰这个人物形象,是我们这部影片最有价值的人物。她很具有代表性,她的身世代表了我们过去的一些历史的烙印和心理创伤,而且她又很穷困。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很消沉的,她比较沉默,有一些不愿意向别人倾诉的东西,但她却选择了执著地去奋斗。我着重刻画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来宣扬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景的时候,我们选了很多大学,浙大、交大、武大都有,但最主要场景的都是在武大拍的,因为我在湖北省歌剧团呆过,对武大的整个地理外貌以及学子的状态是非常熟悉的。我觉得武大是最能体现这部青春片风格的,主要是因为它有山势,有湖水,建筑也非常好,这样我的镜头运用就活了嘛,画面上也好看,而且学生们在那跑上跑下的,活力四射的这种感觉也就出来了。但是在武汉拍的最后一场很重要的戏却出了问题,就是几个女孩子在江边一起搬砖并且关系和解这场。头一天我们去看的时候,感觉景很好,于是就把七万块砖以及后景的轮船都布置好了。但等到我们去拍的时候却傻了眼了,长江涨洪水了!原来我们布的景都没有了,被弄得一塌糊涂,大家都大眼瞪小眼的瞪着我,问我该怎么办,而且当时还有几百个群众演员啊,所以我的压力非常的大。就在我们讨论怎么办的时候,江水又涨了两公尺。时间紧迫啊,我们立即拍板决定,当场改剧本,终于齐心协力完美地结束了这场重头戏。
选演员的时候,我们当时选罗燕来扮演匡亚兰,还是有些犹豫的。我们在房间里讨论,摄影师的声音很大,他说罗燕的鼻子有些歪,形象不行。之后罗燕就去我家里问我情况,我说我们再考虑考虑吧。她后来告诉我,她那天听见我们在房间里面的讨论了,她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没希望了。所以当她从我家出来的时候,走出弄堂,大概有三五十米这样的路程,我看见她的背影,走的很沉重。一个女孩子有沉重的背影,蛮打动我的,我就决定用她了。
样片出来后,北京方面来的人看了认为很有问题,提出来大概有两张纸的意见,譬如说穿牛仔裤、谈理想,还有一点爱情萌芽的东西,他们都认为这是一种“精神污染”。虽然制片主任当时没把这些告诉我,但是我有感觉,所以压力大的不得了。后来在上海的工人文化宫放的时候,有很多工人评论家说,这些大学生怎么这个样子啊,穿着这种衣服,还谈恋爱,整天嘻嘻哈哈的,上课还跟老师开玩笑!工人农民养活了你们,你们怎么可以拍这种影片呢?当时我就蒙了,门在那里都找不着了。当然,到后来这阵风也就过去了。陈荒煤他们都非常支持我,说这部片子特别清新,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清新的片子了,画面的质量也好,这几个人物处理的很活,性格反差也比较鲜明,我们这才安下心来。
影片公映之后,我去参加在北京的一个国际电影研讨会,斯科塞斯等大牌都来了。我们有次去爬长城,底下就有一群大学生从下面喊,史蜀君!史蜀君!那是第一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而且在这些大牌的面前叫出来,我觉得很满足,也很幸福。后来我们去捷克参加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放映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这部片子怎么这么差啊,就如坐针毡,心里没底。但是大家看完以后突然爆发出一阵阵的掌声来,都是站起来鼓掌的。有个苏联的女评委说我的影片拍的很真实感人,她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匡亚兰这样的经历。所以评委们就给了蛮高的分,我就得到了一个处女作导演奖。这是中苏交恶二十年以来,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第一次给中国电影颁奖。
《失踪的女中学生》:失踪的女孩终于“出笼”了
《失踪的女中学生》剧情梗概:初中女生佳佳偶然邂逅某音乐学院的学生兰波,对他产生了朦胧的情感。之后她经常溜到音乐学院去偷听他唱歌,幻想与他约会,还偷偷写了封情书准备交给她。母亲发现之后对她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佳佳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父亲远航归家后,焦急地四处寻找女儿。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件事情,渐渐的触动了他,他开始理解女儿了。几天后佳佳自己回家了,一家人终于互相和解了。
从卡罗维·发利拿了奖回来,我想家人应该很开心吧。结果一到家,我的女儿和丈夫两个人都气鼓鼓的来向我告状。原来是我的丈夫发现女儿早恋了,两个人吵得一塌糊涂。这件事情触动了我,我想我得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我一个礼拜就写出了《失踪的女中学生》这个剧本,而且在厂里也很快就通过了,因为对这件事我很有体会,有着切身的体验,所以在编剧和后来拍摄时都感觉特别的顺手。
《失踪的女中学生》我主要是以“寻找”为主线,把影片分成了上下两块:前一块是女孩子在“寻找”,她在寻找自己的梦境;而后一块是父母在“寻找”;寻找失踪的女儿,寻找曾经的自己,寻找正确的对待孩子早恋等心理问题的方法……佳佳这个形象实际上有很多我女儿的影子,我女儿曾经和我说,她说妈妈你知道吧,我们同学之间五年级就开始递条子了。但是家长是不知道的,而且很多的家长也是不关注和不理解的。所以这部片子主要还是佳佳她自己的心理的一个成长过程,从萌动的纠结的心到与家长的冲突,从离家出走到自我认知的全面觉醒。这部电影我没有涉及到外部环境问题,表现的是更本质的一些东西,从孩子生理发育的角度,从大自然的角度,去写孩子的爱情,有着自己内在的发展线索。
拍的时候,香港的翡翠台作为一件很大的事情来报道,因为在那个年代,第一次有这样的描写早恋的片子出现,他们觉得是个改革开放的大新闻吧。但是拍完之后,上影厂还是封了半年,没有敢送上去,要看看风向再说。我记得在杭州剧院大厅拍佳佳找兰波要签名的这场戏,外面围了很多人,然后他们就开始说佳佳是下三滥的女孩什么的,气的一些师傅们就出去和他们打群架,打得一塌糊涂。后来影片终于公映了,有个记者在青年报上就写,“失踪的女孩”终于出笼了。当时有一个家长给我写信,抬头就是“教唆犯史蜀君”,说我用资产阶级的这种思想,去影响那些无知的女孩子,真该死等等,恶狠狠的骂我。南通有一个电影院,只在学生上课的时候放这个电影,学生一下课,马上就换片子。当然也有赞美声不断的,特别是一些中学生,他们把我当成了知音,认为我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有一部分搞心理学搞青少年研究的成人也是很支持我的。在青岛海洋大学放映的时候,学生们都激动的不得了,大礼堂窗户台上都站满了人,他们就非常非常的支持我。
《夏日的期待》:“文以载道”观念的结晶
《夏日的期待》剧情梗概:高三学生苏伟已被学校保送建筑学院,然而一次意外事故却使他变成了残疾人,一切都成了空。好心的邻居介绍他去福利院工作,被他冷冷回绝,单身的妈妈很是难过。同学们约他出来玩,他却把这当成是一种怜悯和施舍。后来,受到同样是残疾人的华哥的影响,他渐渐醒悟过来……
拍这部片子,主要是因为著名作家王安忆有一次跟我谈到现在青年心理脆弱这个问题,她说青少年的自杀率越来越高了,建议我在电影中反映一下,于是我就和东进生一起写了这个剧本。我的社会责任感还蛮强的,而且我也是觉得应该“文以载道”的。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残疾人这个题材,是因为觉得这样更能放大现实。而且苏伟这个角色,他的父母又是离异的,那么这样的孩子是很容易扭曲的。所以一开始我就把他塑造成一个比较偏执、比较封闭的形象。在这部戏里面,我还加入了一个情节,就是有一个从未露脸的烧伤老人老是暗中给苏伟送花。因为我自己是很喜欢花的,觉得花是能唤起一些情绪的,所以希望借此能鼓励他好好活下去。为此,我们在广州郊外一个小山坡上,花了好多钱,种了一大片金灿灿的黄菊花,爽爽的拍了好多镜头。另外,我们想用立交桥这个镜头来隐喻摆在年轻人面前的道路很多,然而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立交桥是很少的,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了个合适的。我们在这部戏中在声画对立的探索上做了不少尝试,得到很多好评。 放映后我曾经收到一些想轻生的孩子的来信,我都一一回了信。我想,为年轻的孩子们做点什么,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庭院深深》:一席精美的爱情盛宴
《庭院深深》剧情梗概:教育学硕士方丝萦从美国留学回到了台湾,成了柏沛文女儿婷婷的家庭教师。柏家是茶叶世家,10年前柏沛文与茶场女工章含烟结婚并生下了婷婷。然而后来他却怀疑章含烟有了外遇,使得章含烟投河自杀了。他很后悔,就经常到被自己亲手烧毁的含烟山庄去凭吊,这种行为即使在娶了欧爱琳后也没中止过。柏沛文虽已失明,但他总觉得方丝萦就是自己的亡妻章含烟。沛文的感觉是准确的,当年含烟自杀被人救起,随之远赴美国求学改名方丝萦。真相大白后,沛文与欧爱琳离婚,继而和含烟破镜重圆。
我拍完《失踪的女中学生》之后,拍了一个琼瑶的电视剧叫《月朦胧,鸟朦胧》,在全国影响非常大,琼瑶看了也很满意。之后她就给我寄了两大摞剧本,一个是《庭院深深》,一个是《烟雨朦胧》,希望我在大陆重拍这两部电视剧,我觉得《庭院深深》更适合我拍。但是上影的领导说上影厂建厂多少多少周年,希望我能把它拍成电影。40集电视剧改成电影,难度多大啊。我勉强地把它改编成了三集电影,但是他们又要求我要把它改成上下集,要不然就没法发行。后来我就基本上根据小说改了,把电视剧复仇的那条线加进去强化了一下。琼瑶的小说有点弯弯绕,水分比较多,我就使劲把它都挤掉了。基本上保持了原小说作品的特色,但和电视剧的区别很大的,电视本里很多情绪搞的很极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不够准确不够含蓄。
拍《庭院深深》的时候,我比较倾向于《简爱》这样一种风格。虽然成本很低,但是我们却很用心,片子拍的比较精致。我根据章含烟的命运,将影片分成两段,前半段她是柔弱的、无奈的、受尽屈辱的命运,后半段她则以一个截然相反的成熟的留美女教师的形象出现了,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反复进行交错穿插,来达到一种情感上的波动。《庭院深深》总的来说是按文艺片来拍的,发行的非常好,也得了好几个奖。
即使在那个很枯燥的年代里,我们也是渴望爱情的,渴望有人帮我说出这种情话来,琼瑶片突然打开了一个领域,如同吹来了一阵软软的风,飘过了一丝毛毛雨,滋润了很多年轻人的心。琼瑶在爱情这个领域里开发得非常好,可谓姹紫嫣红的,爱情的方方面面,她都描写的非常的透彻充分。她曾经和我说过,她的故事虽然是编的,但感情却是真的。还说她的作品像圣诞树,没有泥,没有土,但人人喜欢。当然她的东西会重复,琼瑶自己也说你们不要看那么多嘛,看一两部就行了。后来也有人希望我再拍琼瑶的电影,包括琼瑶自己也希望我能拍。但是我不想拍了,对我来说,我也不想重复,我曾经尝试过了,一部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