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有了固定的时刻表。这样一来,哪怕车辆间隔时间较长,乘客也可根据时刻表上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到站候车时间,也就不会出现“等车时间过长”“要么不来,一来就来好几辆车”的抱怨。去年12月28日开始,本市对48路、56路区间等20条公交线路试点时刻表挂牌服务。不过,在最近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试行半个多月以来,公交车实际到站时间和时刻表不可避免有“时间差”;如果完全按照时刻表来等车,乘客往往要“吃药”。
时刻表不代表“准时”
1月13日上午10点50分,记者来到人民广场西藏中路西侧。这里有两条时刻表挂牌试点公交———108路区间和930路。
以930路为例,公交站牌上的时刻表,用小字在右侧标出了每个班次的发车时间。从上海火车站发车的930路,到达人民广场站最早一班为早晨5点41分,末班车为晚上10点47分。每班次的发车时间不定,根据高峰时段以及普通时段不同的路况,最长间隔20分钟一班,最短间隔8分钟一班。
根据时刻表,此时应该有上午10点56分的一辆930路车到站。但是记者等到了11点02分———比时刻表晚点6分钟,才有一辆930路车姗姗来迟。与之类似的是108路区间,按照时刻表,10点58分就应该有一辆车到站,但是4分钟之后的11点02分,才有一辆108路区间到站。记者上周末体验48路时刻表的时候也发现,实际到站时间与时刻表不符合。
不少在人民广场站候车的乘客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公交车站牌上的时刻表,“时刻表的数字很小,远看密密麻麻,近看又没明说是固定时刻”。还有一位经常坐108路区间的老年乘客表示,在非高峰时段都做不到准时,碰到上下班高峰道路拥堵,时刻表更加不靠谱。
根据市交通委运管处官方网站介绍,首次试点线路具备了受路阻影响小、班次准点率高的特点。线路的每个班次途经站点的时间将在相应站点的站牌上进行标注。市民可以在计划出行前,先查阅好线路时刻表,避免长时间在车站等候。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108路区间和930路都要走一段西藏路,48路要走一段延安路,难免会受到路况的影响。
还是值得鼓励试点
从试行半个多月的情况来看,业内对公交时刻表也存在着不同声音。
公交企业大都有一些“心不在焉”。“现在很多车站都有电子实时信息了,这些电子路牌会根据路况来调整每辆公交车的到站时间,误差在两分钟以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交业内人士昨日表示,实际上前些年郊区已经试行过时刻挂牌,“郊区相对来说路比较畅通一点,所以挂牌后受路况限制也较小。”而主管部门表示,还是希望能通过试点,掌握一些基本数据,来更好地为市民的出行服务。
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向记者表示,虽然眼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公交固定时刻表还是值得鼓励试点。上海现有1.6万余辆公交车,日均客流约700万人次。为什么乘客不愿意坐公交?“最大原因是公交在时间上不能确保。固定时刻表精确到分,让乘客对等候时间有了一个预期。”陈小鸿分析,由于轨道交通发展,地面公交客流明显减少,发车间隔也因此被拉长;固定时刻表一方面可以保证乘客候车时间可控,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另外一方面也兼顾了公交企业效益,避免高频次发车客流不足的窘境。
相比现有的电子实时信息、App报站等手段,固定时刻表也依然有存在价值。“这就相当于公交企业的公开承诺。如果时刻表不准,我就可以据此投诉。”陈小鸿表示,“究竟是路况问题,还是调度问题?这也反过来会倒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当然,在具体线路选择、站点选择等细节方面,目前试点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