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关了很久的“大世界”明年将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地的身份重新开门迎客。这个留存着几代老上海人记忆的地方,到底会呈现出怎样一番新貌?上海的老建筑在当下的城市文化语境中又该如何发声?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郑时龄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建议,大世界应立足于传承非遗文化,表现上海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技艺,至少,这座老建筑应延续一份属于它的城市历史记忆。
城市更新的脚步不会停,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发展又该如何面对新旧更替中出现的种种难题。作为大世界展示设计运营方案评审专家组组长,郑时龄以大世界改建工程的方案甄选为例,阐述了他的一些思考。
去“绅士化”,城市更新接地气
郑时龄拍过两张照片,一张拍摄于圆明园路,另一张拍的是牛庄路。牛庄路那张照片上,洗晒的衣服随处可见,马路边横七竖八地摆满了地摊;照片上的圆明园路则整洁敞亮,两边都是高档商务楼。如果要问这两张照片哪张最能代表上海,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不同于步行街的“窗口”功能,和
南京路仅隔两条马路的牛庄路,充满生活气息,完全还原了上海老百姓的真实生活面貌。郑时龄认为,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或是推倒旧房建造大楼,又或者为了美观拆除一些老百姓习惯了的老旧房屋街区———这样的“绅士化”要不得,“咖啡要喝,但大饼油条不能不吃”。
“成都的宽窄巷子,普通老百姓花100块可以吃喝消费玩一天,目前上海缺少这样接地气的文化娱乐场所,一味地往高档商业地产路上走。”郑时龄说,上海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有个“坏毛病”———都往高标准看,一味强调“绅士化”。
改造方案,避免“活回老上海”
大世界项目的建设,其实也包含了这一层考量。不少专家认为,作为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大世界的首要任务是保存历史记忆,但历史同时也是向前发展的,单纯凝固时间没有意义。
在郑时龄看来,大世界应当成为传承非遗文化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中心,表现上海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延续城市的集体记忆。他建议更新后的大世界能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集中地。除了展示,还要形成丰富的多元体验。除了打造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更为重要的是让市民有平价娱乐的去处,“大世界不应该建成娱乐场,也不能是博物馆,而是一个大家去了一次还想去第二次的地方”。
郑时龄说,我们的城市经历了一次次更新整改,发展迅速,历史上留下来的4500万平方米左右老建筑中,已经拆除3000万平方米左右。好在,上海仍保有一些珍贵的城市“切片”,倚靠它们,上海的历史风貌仍有迹可循———上海的地图上,依旧可以找到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历史建筑,更有大量上世纪初的老建筑,以及上世纪80年代后建造起来的现代建筑。
建筑保护,法规落地难执行难
学界对历史建筑保护上的坚持让郑时龄深有感触,仍然存在缺乏保护意识,总是试图从历史建筑中获利的现象,执行力度不够,投入不足,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让保护的路走得更加艰难。
以广东路102号建筑为例,这个市级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即使挂了牌,也没有逃掉被改建的命运。改建之前,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中心曾要求其上报整体方案,结果是施工单位未经审批就把外墙用真石漆喷涂,内部也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据郑时龄回忆,这座1914年建造的建筑原来的外墙是宁波特产的青石板,十分珍贵,且青石板外墙在岁月中已出现风化特征,具有独特的历史感。如今为了恢复原状,仅重新清洗外墙一项工作,就用去半年时间。
根据立法,损坏建筑应当按照评估价值的3倍赔偿,但没有具体的法规能用来计算其中的文物成本。破坏历史建筑,施工方只需赔偿30万元到50万元,和改建后的商业利益相比,简直是“稳赚不赔”。像广东路102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历史建筑究竟该怎样行之有效地保护? 在城市发展更新中又将如何为当下所用? 这些问题仍需更多有识之士共同重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