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委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1号课题,深入基层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基层导向,立足基层实际,研究形成“1+6”系列文件。今年以来,上海举全市之力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见效,牢牢把握“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的要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社区治理主体日益多元化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基础在于形成共同参与的格局,重点在于发挥社区中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作用。
上海社区建设从1986年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夯实社区管理基础,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推进基层自治、探索社区共治,探索完善社区治理结构等五阶段。其中关键的因素是社区治理的主体日益多元化。社区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自治组织、居民等,它们通过协商和合作,来共同探讨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在本市所有居民区,建立健全以居民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在农村,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机构的村级治理组织体系建设。
从2006年起,上海推动建设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委员会等社区多元治理平台,目前已覆盖全市80%的街道。普陀区有意识地提高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代表在社区委员会中的比例,全区8个街道都将社区委员会和社区代表会议制度作为推进社区共治的有效抓手,引导社区共治议题自下而上地产生,通过民主协商,共同推进社区共治项目的执行、跟踪、监督和评估。
社区治理的目标呈现过程化
社区治理不仅要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任务(目标),还要培育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调动居民参与,改善组织体系,建立制度规范,构建互动机制等,这些要素只有在社区治理的长期过程中才能逐渐培育起来。
宝山区顾村镇是市级保障房基地,馨佳园是一个规划1.6万户、人口3.1万人的大型居住社区。如何将“陌生人”社区建设成为熟人社会,顾村镇创造性地将社区配套活动室改造成为“心连心”茶室,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发挥志愿者骨干作用,引导居民边喝茶、边议事,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近年来馨佳园在茶室的基础上,成立“社区共治联合会”,联合会每天上午组织居委会、志愿者、物业公司、民警、城管等人员开展小区联合巡查,下午在茶室研究方案,协调解决居民区层面可以解决的社区事务。“心连心”茶室不仅成为沟通社情民意的“连心桥”,也成为影响重大事项决策的“压舱石”,更是开展社区事务监督的“风向标”,使大型居住社区从社区治理的“真空带”变成社区善治的“示范田”。
社区治理的内容凸显多样化
社区治理的内容广泛,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和社区发展,这些都事关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调动社区单位、组织和居民等共同参与,不断拓展社区共治内容,把发展规划、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社区公共事务纳入共治内容。
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多年来坚持“三元四自五化”的社区治理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华山居民区等一批颇具特色的自治品牌,培育出华山医院“邻里情深,守望相助”党员志愿者救护队、美丽园共建联合会助力为社区老楼加装电梯等一批社区共治项目。街道居民区网格化工作站当日接单解决率可达98%;“1+6+2”居家养老体系使街道老年人受惠约71万人次;78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已落实1000多个社会公益项目;近三年有14个社会组织承接了70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覆盖社区80%以上人群;年均开展30余个社会工作项目,通过社工和义工带动社区1300余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的方式实现互动化
社区治理的运作方式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而是通过协商、合作、互动、共建,增进对共同目标的认同,进而采取共同行动,优化社区秩序,增强社区凝聚力,通过激发各方参与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新华居民区社区治理注重因地制宜,成立“葫芦缘议家社”,下设自治组长协调会、文体团队联谊会和社会团体联席会。“一社三会”围绕居民区公共事务,针对小区管理、矛盾纠纷、精神文化生活和服务群众等不同领域,引导居民提出自治议题,开展协商讨论、进行民主管理,营造了小区事务共管、小区文明共建、小区环境共护、小区稳定共保的和谐环境。
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