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创客”“主要看气质”……你平时使用这些词语或曾被它们刷屏吗?《咬文嚼字》杂志社昨天公布了评出的2015年流行语,“获得感”位列年度十大热词榜首。
一个词语何以走红?语言文字专家、《咬文嚼字》创办人郝铭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入选流行语反映了社会风貌,契合了大众心声,因此被高频使用。比如,“获得感”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道出了百姓心声,呼应了社会期待,又十分接地气。
学者表示,网络已经成为当下热词的重要来源,但是一些网络热词不管是造词手法或情绪表达都十分“粗糙”,最终“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日常使用中被迅速淘汰。
“获得感”“互联网+”“创客”契合大众关切
十大流行语当中,政治经济类占了3个,其中“获得感”源自今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互联网+”源自李克强总理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创客”则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一起。
“这3个流行语在迅速传播过程中,传递出了鲜活内容,紧扣时代,契合了民众关切,容易得到大家的关注与赞同。”郝铭鉴说,热词走红的背后,折射出语言中所沉淀的价值观念,可以说词语本身便是社会档案,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以“获得感”为例,它本来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主流媒体常常用,普通人也常常用,平常日子里对一个个小小梦想的期待,在网上网下都被简单概括为三个字:获得感。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说,一些热词也体现出语言结构的突破。比如“互联网+”,一个名字与一个符号连接在一起,简明生动又颇有意味。在使用过程中,又进一步衍生出“生态+”“健康+”这样的词汇,体现出这种词语结构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认同。
网络语言愈发强势,须警惕“空壳化”
不难发现,年度十大流行语中,7条流行语来自网络语境,显示出网络语言的强劲势头。上师大中文系教授、评审之一何伟渔说,互联网传播的高交互性、社交性特征,为人气热词的孕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酵效应。比如,年度十大流行语中,“主要看气质”因女歌手王心凌年末发布专辑宣传照引发网友评论而蹿红;“网红”则因近期郭富城曝光新恋情再次被频频使用。这些词语走红的背后,都源自网络传播,之后迅速蔓延到日常运用之中。
从曾经的“边缘话语”到逐步被主流文化认可,再到深度浸润大众生活,网络热词的走红也折射出网络文化本身的创新活力和发展趋势。
那么“刷屏”的热词中,哪些能热得更长久?郝铭鉴认为,流行语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了像“白骨精”这样的词汇,有人评价这个词形容“白领”“骨干”“精英”,形象而诙谐,具有语言智慧。后来的“喜大普奔”基本遵循了汉语的结构,再后来类似“十动然拒”等词汇,不少学者就认为只有形式的躯壳,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也有学者认为,有些互联网热词或较为粗俗,或暗含歧视。郝铭鉴表示,要警惕某些网络热词的“空壳化”倾向,他认为,违背汉语构词规律、缺失格调美感的词语,即便能热一时也会冷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