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青蒿素随诺贝尔奖而再次举世瞩目时,我国的一位药学界泰斗迎来了130周年的诞辰。他就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创始人赵承嘏先生,日前该所举行了其诞辰130周年纪念会。
从上世纪初开始,他就开始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对传统中草药进行研究,从中分离、鉴定出了一系列有效成分,并完成药理实验。而青蒿素研究,正是沿着他所开拓出的学术之路,所绽放出的惊艳世界的花朵。
中药研究震惊世界
赵承嘏的一生包揽了多个“第一”:他是我国第一位化学博士,第一个在欧洲大学讲授科学课程的中国人,第一个在西方国家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中国人;第一个做有机合成与天然产物全合成的中国化学家,中国植物化学第一人,第一个用化学方法研究中药的科学家,中国药物研究体系的开拓者。
1885年12月11日,赵承嘏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北门一个中药铺主的家庭,清末考中秀才。1905年,他弃文从理,通过江苏省官费留学生考试,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他又在瑞士日内瓦大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这次,在整理赵先生的生平资料时,我们从日内瓦大学找到了他当年的博士论文,以及答辩委员会签名的证明材料。”药物所所长蒋华良介绍,当时赵承嘏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延胡索甲素的化学全合成。毕业后,他在日内瓦大学留校任教两年。
1922年,国内传来北洋政府摧残中医学的消息,他离开法国的妻女、放弃稳定高薪的工作,回到中国,去实现用现代化学手段研究中草药的理想。回国后,赵承嘏于1925年受聘于北平协和医学院,与被誉为“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创始人”的陈克恢教授一起,开展中药麻黄的药理研究。赵承嘏成功将麻黄素分离成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最终麻黄素成分拟交感作用的研究成果震惊了世界。两人从此开始了多年的默契合作,化学和药理“双剑合璧”,为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机制开辟了新路,扩大了世界对中药的了解。
赵承嘏是蔡元培在1928年筹备中央研究院时第一批受邀的筹备委员。1929年,李石曾创办国立北平研究院,赵承嘏受邀于1932年出任研究院与中法大学合作共建的药物所所长,并兼任专任研究员。漫漫战争岁月,他只专注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对细辛、三七、钩吻、雷公藤、常山、洋金花、延胡索等几十种中药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化学会志》等刊物上发表几十篇论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为新中国振兴制药工业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赵承嘏的坚持下,药物所得以留在祖国大陆。1952年,中科院评定出首批特级研究员8人:华罗庚、钱三强、庄长恭、赵承嘏、贝时璋、钱崇澍、冯德培、赵忠尧。1953年,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成立药物研究所,赵承嘏重新被任命为所长。他带领科研人员为新中国青霉素的顺利投产、从曼陀罗中提取阿托品、生产降血压药物利血平等一系列制药工业中的关键问题,并指导研制出了罗通定等载入中国药典的药物。
赵承嘏热爱科学,居住在上海30多年极少去电影院、戏院,也很少外出浏览名胜古迹。他常对人说:“一天不到实验室,就好像少了什么。”这位严肃、严格、严谨的学者,招聘新人首先考写毛笔字,他相信字如其人,讲究品格中正。同时,他在科研上的严谨与公私分明也十分出名。当时的药物所人都知道,赵先生衣兜里有两包火柴,一包是科研经费买的,用来点酒精灯,一包是自己买的,用来点烟。
在纪念会上,赵承嘏的学生谢毓元院士在报告中希望年轻一代药学科研工作者能够继承先生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的新药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