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小宣常常电话不离手。陈琳摄
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电视台当记者的宣克炅开始跟各种家长里短、撕心裂肺的场面打交道。这一做,已然15年。现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宣克炅”,平均阅读量已超过本地大多数媒体公众号,成为他另一种在现场的方式。
4部手机
同时接两通电话
与宣克炅约采访,时间和地点一改再改。几次三番后,他抱歉地说:“要不跟着我一起去现场?”最终,大部分采访是在他写稿、剪片子的同时进行的。
仿佛应了那句“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他的电话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宣克炅有4部手机,都是联络工作所用,同时接两通电话这样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似乎毫无违和感。采访当天,他刚去了一个护士被杀案的现场,从踏入电视台的大门开始,与同事开会、讨论,写稿、编片、接电话。一个多小时后,他才在记者的提醒下,喝了一口热水。
“我已经习惯了,你知道,突发新闻永远是说不准的”。宣克炅对记者一笑,声音有些嘶哑。
有一次,载宣克炅的采访车司机一个下午就开了300多公里路,他反过来让宣克炅放心:“知道要跟你,我一早就把油加满了!”
“这是记者宣克炅从现场为你发回的报道。”经常收看上海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观众,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2000年,宣克炅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东方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彼时适逢《热线传呼》栏目草创,初出茅庐的宣克炅开始跟各种家长里短、撕心裂肺的场面打交道。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跑突发社会新闻是“吃力不讨好”,只能吃青春饭。而宣克炅这一做,已然15年。
去年,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在晨间时段推出了类脱口秀新闻节目《小宣说》。节目中,记者、主持人宣克炅,以相对轻松的语态,对社会新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档全媒体电视产品,可以看作他从见证者、记录者到发布者、讲述者、评论者的转型。伴随此举,微博@宣克炅和微信公众号“宣克炅”,应运而生。
现在,宣克炅每个工作日的作息基本上是:7:10起床,8:00左右进台,8:30直播《小宣说》,结束后外出采访;下午回台,赶制当晚要播出的片子;晚上7点左右开始做微信,推送的时候,常常已是深夜。
努力背后
改变迫在眉睫
先把现场拍摄的照片放到网上,辅以简单文字,形成一条短消息;完成片子后,在微博、微信上发布详细内容,并加入自己对事件的评论;稍晚,根据新媒体受众的反馈,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这是宣克炅每天的功课。
除他以外,宣克炅的采访团队还有7名记者,分担了部分微信内容的制作。不过宣克炅坦言,“主要还是我在操刀”,包括写稿、制图。早出晚归,有时半夜还在做微信,这成了他的常态。
作为回报,宣克炅的微博粉丝涨到了79万多,微信公众号也有近14万用户,平均阅读量超过本地大多数媒体公众号。宣克炅和他的团队还在不断尝试优化流程,实现移动终端、PC和电视的三屏有机联动。
努力背后,是他“通过新媒体反哺电视”的传媒理念。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宣克炅意识到,“如今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发的媒体”。尽管他认为新媒体短时期内无法颠覆传统媒体的固有阵地,“广电媒体依旧保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社会新闻的阵地上,过去的很多做法已经行不通了,改变迫在眉睫。“比如,有人比你速度快,比你离现场更近”,如果仅仅满足于知晓一个新闻事件的一手信息,用户不会像过去那样“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