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等待坏消息的
贪婪秃鹫
作为一名新闻“老兵”,宣克炅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体悟。
在许多人眼中,宣克炅的报道不是讲述婆婆妈妈有,就是在说杀人放火,难免以负面新闻博取眼球之嫌。但他认为,媒体并不是一心等待坏消息的贪婪秃鹫。
在宣克炅的微信公众号后台,大量的留言是关于房屋漏水、噪音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投诉。“有时并非媒体介入就能够解决,但是媒体的监督和公开报道,对整个城市和社会进步的推动,是有积极意义的。”他告诉记者。最近5年,宣克炅直观地感受到,各方对于影响信息公开透明的介入越来越少。“一个通知、一个电话,一条片子就不播出了,这种情况少了。这一方面得益于整个传播技术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社会的理念在变化,过去是‘堵’,现在更多是引导。”
正如公众号的口号“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宣克炅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拓展信息渠道、拓宽报道延展度,聚集起事件背后的关联者,从更多角度呈现事件真相。“有时候一些事件的当事人出于种种考虑,没有站出来,却愿意通过微博、微信与我取得联系;一个事件发生后,与之相关的各方人士也会表达他们的专业观点,这是我个人或团队的力量无法做到的。”
与电视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形成反差的是,新媒体用户普遍比较年轻。他举办过几次线下活动,聚焦行车安全、消防安全等主题,来的多是年轻白领,“有些是开着豪车来的”,这让他始料未及。“这群人对他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市容与安全,特别关注。”宣克炅这样分析自己的用户群。在他看来,这些人对社会新闻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对即时信息的需求,更是一种警示,一种避免悲剧重演的警示。
“我在现场详情马上推送”
宣克炅深知社会新闻对于人性美丑的强烈对比。“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刹那间做出的一种判断,是最直击人心的。比如,你看到马路上有人在抢劫,你是躲在一边还是冲上去救人?”
作为社会新闻的一线记录者,宣克炅见过了太多人性的阴暗面,在他看来,人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善与恶两面,不应该因为看到恶就丧失信心。“在面对灾难或事故的时候,人性的力量让人感动。”这样的例子,他信手拈来。在一起宝马车肇事逃逸事件中,很多人义愤填膺,而宣克炅同时注意到了一个被忽略的画面——一些热心市民为受害者撑伞、盖衣服。他说,“我们总是很容易看到有些人的丑恶,但实际上,更多人表达出来的是善意,只是我们缺少一个机会让他们展现出来。”
镜头里的宣克炅似乎老穿着最普通的黑色外套,他也毫不讳言自己“是一个很土的人”。相比之下,他的采访装备却很“讲究”。在他的采访车里,有三顶安全帽、三双塑胶套鞋,那是给摄像、司机和他自己准备的。此外,他还有一件专业的消防大衣。
你可能想不到,这样一个“很土的人”,也有相当“文艺”的一面。宣克炅喜欢西方绘画艺术,“我总觉得,西方对于人性中的怨恨、愤怒和嫉妒等,比我们表现得更直接。”所以,每次有机会出国,他最喜欢一头扎进博物馆和美术馆,揣摩艺术品背后的“内心翻腾”。
只是这样的消遣,少之又少。大部分时候,他还是在新闻现场和后台忙碌着,以至于有了那个著名的段子:“上海人最不愿意回家时看见家门口站着宣克炅”。
采访当天,晚上八点多,宣克炅在朋友圈里贴出了一场交通事故的照片,并称“我在现场,详情马上推送”。
那一天,正好是他儿子的4岁生日。
对话
假如有时间,我更想和大家聊聊艺术
解放周一:很多人有一种“逢事故必见小宣”的印象,你在意吗?期待大家怎么看自己?
宣克炅:我周末在家附近打球,保安大叔也会开玩笑说:“侬今朝休息啊?上海一天太平!”
我希望大家把我看成是一个专业的新闻记录者。新媒体的反馈很直接,常常会出现“歪楼”,有时弄得我也挺为难。比如给我贴的“地域歧视”的标签,客观来说,的确有约七成社会新闻涉及外来人口,这是一个时代性、结构性的问题,并非我的报道故意呈现这样的姿态。有人把我看成“地域主义者”,这真是对我的一个误读。
解放周一:移动端和电视的内容和理念,有什么差别?
宣克炅:过去就是呈现一个消息,把这个事情讲完整就行。现在借助新媒体,更多的是跟公众进行互动,然后把大家的观点聚合在一起,做一个多元化的呈现。
解放周一:如果可以,想对自己的新媒体做什么改进?
宣克炅:假如有时间,我最希望的是能在我的公众号里增加一些我的个人印记,比如和大家聊聊艺术。现在的微博、微信里,工作性的内容还是太多了。从新媒体的人格化运作来说,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