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近两年,政府已经在逐步在各个环节进行市场化改革,从尝试发放石油勘探开发资质牌照到石油进口权的逐步放开,都是市场化改革的尝试。但就目前的各个环节的市场结构来看,刘江华指出,成品油的整个产业链,从原油进口、国内供应到石油炼化环节,都处于“三桶油”垄断状态,在每个环节都非市场化的条件下,成品油价格贸然放开,无法形成反应竞争性的市场价格,而是垄断价格,最终受惠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垄断集团。成品油价格放开的条件还不成熟。
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表示,“目前看来,真正放开还为时尚早。一旦价格真正意义上和国际接轨,油价可能会每天都波动,但不会出现大幅震荡。”
分析
国家公布新版《中央定价目录》
政府应从定价走向监管
推行价格改革以来,对于市场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的变化,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专家。专家表示,此时推行价改正当时,但政府应从定价走向监管。
价格放开现在是不是“好时机”?
“从时机上来说,现在的确是放开价格的好时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和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说道。“政府定价主要是担心一旦价格放开,企业会乱涨价,造成市场混乱。而目前的大背景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商家大肆涨价也不会有市场,这种担忧就没有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含金量较高的还在于油价、气价等改革的稳步推进。陈宪表示,价格放开是大势所趋,未来还会继续逐步推行放开,政府的职能应更多地体现在监管,而不是直接定价。“价格必须是由市场决定,这才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称,《意见》明确,围绕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改革目标,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要基本放开。政府定价将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重要公益性服务和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推行价改是否会推高CPI?
根据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继续位于2%以下,距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3%的调控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推进价改会不会推升CPI指数出现上扬?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根据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分类,按用途划分有八大类:即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在这其中,食品的比重占到近3成。
截至目前,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均已经由市场来形成。记者从统计局相关人士方面了解到,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并不会对CPI造成太大的影响。
“毕竟价改和CPI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能说两者互为因果。”有业内人士这样分析道。
取消政府定价会不会影响百姓生活?
“我们所说的垄断市场,就是市场存在进入障碍,价改一定是配套的。在市场中,要让民营资本进入,参与充分竞争。”陈宪说道,“长远来看,大部分商品服务价格放开以后,对于百姓而言是利好的。市场供需平衡的商品最终会带来均衡价格,而在当前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供不应求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少,除了极少部分存在进入障碍的服务领域,价格可能会上升。”
陈宪指出,我国原油60%来自于进口,如果引入民营加油站在市场中进行充分的竞争,在国际油价如此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我们的油价将会更大幅度的下降。“政府部门还是应当减少定价,加强监管。尤其是诸如出租车宰客等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更需要监管。在竞争充分的领域,价格放开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有利于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可以通过货比三家,在竞争中得到好处。”
在陈宪看来,推行价改,更能倒逼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小区物业管理费,涨价是合理的,但相对应的,提供的物业服务也需要同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