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张晓鸣)“就像成都火锅,即便是微辣,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超辣。”对待中国车市放缓,北京奔驰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依然表现出了乐观。
在最近正在举行的成都车展上,“车展购车全场打八折,现场送礼包,优惠马上兑现”、“血战十天”这样的促销海报处处可见。与此同时,场外SUV表演爬上高台就像杂耍,给车展营造了娱乐氛围。
不过,在更多人眼中,中国车市这半年来不但不是微辣,甚至可以说清淡。汽车企业尽管推出了逾百款新车,实施了大力度官方降价,进行了各种创新营销,却仍然无法阻挡车市终端销量下滑的速度。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共销售126.86万辆,环比下降16.07%,同比下降6.58%;1月至7月,乘用车累计销售1136.42万辆,同比增长不到4%。那么,一届比一届火爆的成都车展,能不能给低迷的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呢?
限购打压市场需求
“汽车销量下滑反映的直接问题就是产能过剩,需求不振。”资深汽车行业评论员贾新光一针见血地指出。
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各车企在2012年前后预计市场会继续迅速扩大而决定大规模投资。2012年全球对汽车投资的约60%集中在中国,从决定投资建厂到投产需要约3年时间,正是当时的投资决策导致了现在的产能过剩。
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直接导致了高收入群体的购车需求大幅下滑。政策环境的变化同样影响着消费需求。继北上广之后,天津、杭州、深圳等城市纷纷加入“限购”行列,限制了消费者的刚性购车需求。购买力的长期压制、交通出行的压力、环保的约束等等,都是车市走冷的原因之一。
据悉,本届成都车展吸引了国内外106个汽车品牌。要知道,以前主流汽车品牌瞧不上这个类似赶集的成都车展,现在无论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还是外资品牌,都开始重视起来。“大家都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销售的压力。”成都车展主办方汉诺威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降价救市只是短期行为
然而,仅仅靠降价,市场推广效果并不理想。
今年4月,上海大众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长达6年没有进行官方价格调整的上海大众突然宣布对旗下多款车型进行降价。这一次上海大众采取直接降价的方式,根本意图是要颠覆当下车市竞争的格局,不给或者减少后来者居上的机会。
第一个接招的是长安福特,之后,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等纷纷加入战局。5月,上汽通用宣布对旗下三大品牌共计40款车型的市场零售价进行全面调整,将车企间激烈的价格竞争推向了新阶段。然而,车市价格战虽硝烟四起,但终端销量却事与愿违。今年1月至7月,以上海大众为例,销量同比下跌2.86%,上汽通用销量同比下跌7.19%。
事实上,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向买方市场全面转型。这一轮疯狂降价后,买车人也变得聪明起来:早买几个月或许就意味着比别人多花上万元甚至几万元,那何不继续坐等降价,等车企年底清库存甩卖时再入手?更何况有了优步(Uber)、滴滴等拼车软件之后,不缺车用的“85后”对于买车的需求也不再迫切。
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
下一步,汽车企业如何自救?
单从销量来看,在今年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前七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467.88万辆,同比增长13.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2%,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而在这其中,SUV销量161.68万辆,同比增长87.1%。
记者看到,成都车展上多数中国品牌发布的新车型均为SUV车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中国品牌SUV是否又进入“一窝蜂”状态:利用同一平台快速复制SUV产品,仅在外观设计上略有区分,产品谱系不清晰,市场定位更是重叠。当年,中国品牌就是借着低价轿车获得了生存地盘,但随着合资品牌汽车的价格下探,中国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这个逻辑,一旦合资品牌大量推出低价SUV,那么中国品牌SUV又该如何应对?
对此,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向记者表示,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差异化的竞争,“一个是车型本身的价格、定位的差异化,做到与众不同;另外一个就是要发展新能源车型,打开新的市场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