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丹麦把有竞争力的岗位搬到中国,丹麦学者对本国教育表示担忧。/丹麦纪录片截图
中国VS丹麦——4∶1,这就是结果。
继BBC爆红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在全球掀起狂澜后,一部关于丹麦和中国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抗赛的纪录片,进入人们的视野。两国学生被放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围绕阅读、数学、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英语开展了五场较量,中国学生以四胜一负的傲人战绩,把丹麦人甩得远远的。尤其是一向被视作“考试机器”的中国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能力时,丹麦教育界彻底懵了。
我们究竟输在哪儿,中国教育究竟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纪录片中,丹麦人的“自黑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的诚恳反思更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对后进生的宽容,已超出底线?
纪录片中,作为批评者,丹麦师范大学教授尼尔斯·埃格兰德(NielsEgelund)对丹麦教育“爱之深、责之切”,言语中充满了危机感。两国学生PK中,丹麦学生在阅读、数学测试中落败,尼尔斯将其归因于“丹麦对于后进生的宽容和理解,已超出了底线。”
在丹麦的学校,学生水平差异极大,既有顶尖学生,也有差生。同一个班,学生的成绩跨度从零分到满分。与中国学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丹麦学校的课堂纪律混乱,学生迟到现成了家常便饭,他们对学校、老师和学习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尊重。
“我批评丹麦的公立学校,主要是觉得公立学校充满了友爱,但又太过于放松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校会出于好意,刻意去‘忘记’对后进生提出严格要求。”尼尔斯教授说,老师们总是给予后进生过多的同情,担心他们跟不上。因为这些学生可能来自社会底层,父母失业或有移民背景。所以,学校会降低对差生的要求,不吝啬对他们的赞美,即使他们做的事压根就是很简单的。
尽管很多人不同意尼尔斯教授的观点,但他仍坚持,丹麦学校对后进生的宽容和理解,已经超出了底线!丹麦教育应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学习“齐头并进,共同进步”的“中国课堂”精神;允许差生去竞争让他们“知耻而后勇”;对学习、老师和课堂纪律有更多的尊重,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在尼尔斯教授看来,中国的课堂很安静,有良好的纪律。课堂教学完全由老师来主导,老师会清楚地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什么,这让学生更安心。“中国的课堂组织方式或许更适合丹麦的差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他们根本没机会去胡思乱想,所有的课堂内容是可以预见的,按部就班的,其实很多孩子都喜欢这样的方式。”尼尔斯说。
丹麦教师工会主席安德斯(Anders)是丹麦教育制度的坚定支持者,他的观点与尼尔斯针锋相对。“我特别要强调一点,丹麦学校创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生产劳动力’。”安德斯坦言,在丹麦,学校教育非常关注知识的实际运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成为民主社会的良好公民,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在他看来,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确实对教师提出极大挑战,但丹麦无需为此做出改变,因为文化是不能改变的。“所有学生在离校时必须带着自信,如果带着挫败感离开,今后是很难成大器的。”安德斯说。
基础知识有啥用,创新能力大过天?
创新和团队合作一向被视作丹麦学生的强项。可是,在对抗赛中,中国学生显露出更丰富的想像力和明确的目标。这样的打击令丹麦教育者们也懵了,“在教育孩子团队合作时,我们有点自我陶醉。这个节目也许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是否走对了路。”霍姆学校校长艾兰(Allan)说。而尼尔斯教授的批评更加不留情面,“我们仅仅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对于一次失败,安德斯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丹麦学生懂得如何跟别人合作,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些优良品质根本不是什么PISA测试能测得出来的。实际上,这正是我们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地方。”安德斯说。尽管如此,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只有创新和团队合作最重要,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做铺垫,创新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在丹麦的学校,不重视常识学习的风气已悄然蔓延。“我们总认为整天死记硬背那些常识,早过时了。结果,现在很多丹麦人对于全球局势的把握已不如30年前。就连丹麦的历史进程是怎样演变的,很多人也根本不知道。”尼尔斯教授发现,过于强调快乐教育,导致丹麦学校的常识课被压缩。
“这个礼拜,常识课总被打断,比如野营、合影、看牙医、还有足球联赛。这意味着上课时经常有一大半的学生不在……”9年Z班的常识课老师英格·曼德格拉德(Ingemeldgaard)老师常抱怨。英格上的课包括历史、社会科学、地理、生物,但因常受各类娱乐活动影响,上课时间少得可怜。对此,英格也是有苦难言,因为这一多年积淀的快乐教育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有人甚至认为,学习知识和让学生们感到快乐是矛盾的。“很多年来,我们都误认为,学生不需要先学太多,慢慢自己就会掌握这些常识。实际上,我们有些误入歧途了。”英格说,创新能力需要以广博的知识作为前提,只有当你知道得更多,才会提出更多问题。
实际上,关于书本知识和创新能力谁更重要,也曾引发丹麦教育界的激辩。在当地,如今更有一种趋势,将团队合作、创新能力与书本知识割裂开来。“这是极其危险的,创新能力要以知识为前提,并能实际运用知识,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安德斯说。
丹麦教育要改革,但不能照搬“中国模式”
在四场测试的对决中,四负一胜的结果确实让丹麦人有些难堪。丹麦人的“自黑精神”值得敬佩,之后,他们有了诚恳的反思。
作为坚定的改革派,尼尔斯教授感受到深深的危机,“测试表明,丹麦的学生在很多领域表现不佳。他们在未来会被超越,这将是灾难性的。”但安德斯并没有那么悲观,他认为要继续发扬丹麦和北欧教育的优势。他坚持,测试结果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能力。“我们经常能听到丹麦学生去其他国家交流时都表现得很好,这正好证明了,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如何与别人愉快地相处。这种能力,并不是通过测试都能表现出来的。”
不过,剧终前,两位针锋相对的专家终于达成某些一致——绝不能单纯照搬中国的教育方式!在尼尔斯教授看来,两国文化差异大,不能说变就变。首先需要学习的是尊重。因为在丹麦的学校文化中,有太多的不尊重、混乱、疑惑和无休止的争论,他们为此浪费了太多时间。
“我不觉得我们能从中国学到太多东西,或许能得到些灵感。但我坚信,丹麦公立学校的多样性是很好的。我们要互相学习,制定目标并做到最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安德斯说,但绝对不要选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失去了应有的灵活性,而这正是培养未来年轻人所需要的。
专家们辩完了,再来听听丹麦学生的反思。在他们眼中,中国的学校简直是一场噩梦,学生们每天上课12小时,几乎没有任何自由时间,也不会向老师提出批评和质疑的问题。中国学生愿意为了好成绩而奋斗,这对于他们日后获得一份称心工作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成为现在的模样。
“我们需要更多有激情的学生,这是我们能从中国学到最重要的东西。”丹麦的一位学生如是说。
文汇报记者 钱钰 张鹏